“惠民工程”惠及山鄉百姓
山、水、田、林、路同治理,在修復環境的同時,做好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工作,讓每一滴水綠色出境,同時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百姓在守住“綠色”中致富奔小康,這是鎮安縣委、縣政府的終極目標??h水務局局長程云燕說。
2015年11月,陜西省水保局組織年度驗收中這樣評價,鎮安“丹治”二期工程建設因地制宜、治管結合,工程質量高、形象好,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頭,其治理經驗和檔案資料管理水平值得外縣學習和借鑒。
該縣將“丹治”二期工程與調整產業結構、壯大主導產業結合,項目區新建大棚蔬菜基地3處面積31畝,種植烤煙面積3500畝,舍飼養雞11.6萬只,養鴨1.06萬只,發展大鯢、甲魚等種水產品養殖場2處。新建木瓜、茶園、核桃、板栗、櫻桃等建園2.3萬畝,培育各類種苗950余萬株。
同時,還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把水保生態理念、要求和做法融入農業基礎設計建設中。青銅關鎮豐收村將磨石溝流域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與4A級塔云山景區門戶區等工程同步實施,入戶公路通到了各家各戶,獨具特色的小木屋讓這里更加美麗,旅游步道沿著溝域相伴而行,嶄新的美麗鄉村已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打足了“底氣”。
通過二期“丹治”工程建設,村容村貌美化了,人居環境改善了,產業結構調整了,群眾收入增加了,鎮安的山更青、水更清,這里涵養的綠色水源也遠遠不斷地送往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