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曙光:國家已經提出支持跨媒體經營很多年,支持跨界經營,甚至支持跨國經營。但當我們實實在在跨媒體的時候,沒有具體的操作空間;當我們真正要跨出國界,特別是資本跨出國界進行跨境經營時,我們也沒有政策支持。不是說領導不支持,而是想支持你的人不知道怎么支持,想做的人不知道怎么做。大方向和具體政策如何配套,這恐怕是當前文化體制改革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王長田:三個建議。第一,建議讓國有文化企業的骨干人員能夠實現持股,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回避很多年了,應該提上議事日程。第二,充分相信文化領域的民營企業,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和尊重。第三,在文化產業整體領域里,好好總結一下電影產業的經驗。
黃志堅: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為每個企業,也為每一個人,創造了充分發展自己的機會。我相信,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過程中,大家說的問題都會逐步解決。當然,這并不是說以后就沒有問題了,發展中還會不斷有新問題產生,但前景非常廣闊。文化產業最有挑戰性、最能激發人的潛力的,就是文化有無限的空間、技術有無限的可能。文化產業大有可為。
融合:開拓產業發展境界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 劉玉珠
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劉慶峰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趙依芳
西安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呂建中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向 勇
主持人:劉司長,請您談一談2013年的文化產業融合之道,以及融合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意義。
劉玉珠:在融合的角度上,2013年文化產業發展歷程呈現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認識上的融合。我們對文化產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密切關系的認識,有了一個很大的突破,已經不再截然把事業和產業一刀兩斷,事業和產業是相互融合的。
二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尤其是從移動互聯網的角度來講,2013年是真正的產業化發展最迅猛的一年。舉一個小小的例子,我們調研中國移動手機動漫基地,2010年才開始籌建,成立到現在兩三年的時間,去年全國移動終端游戲產值達110億元,增速接近250%。這種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給產業帶來巨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