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巴塞羅那9月24日電 (記者 王華)被譽為全球民航界“奧運會”的第23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下稱“世航會”),當地時間24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作為下屆東道主的廣州亮相世航會,并將在此次世航會閉幕當天接過會杯會旗,正式宣布2018年世航會在廣州舉辦。
與會的廣州政府官員表示,廣州已發布《推進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下稱《行動計劃》),欲在未來三年內投資逾3000億元人民幣,建成“12小時航空交通圈”。

24日開幕的第23屆世航會預計吸引來自全球超過270家航空公司、600家機場,以及80多家旅游機構、國際組織和城市代表等約3500名業界人士與會。
世航會始于1995年,由英國博聞集團主辦,是全球唯一的由航空公司、機場、政府機構、旅游局及相關行業的決策者共同參與的盛會。據英國獨立官方機構約克航空統計,世航會在未來3年有望為當地帶來1.22億英鎊的增加值總額(GVA),其中97%的經濟效益從新航線中獲得。因此,其申辦難度不低。
與會的廣州市政府官員稱,廣州在臨空經濟發展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是中國內地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目前白云機場航線網絡覆蓋全球219個航點,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86個;截至今年6月底,有77家航空公司在白云機場運營,其中外航和地區公司50家,堪稱“連接世界的節點”。
然而,廣州的雄心不僅于此,發展空港經濟產業集群為創新型經濟提供動力是該市新目標。
據了解,在廣州剛剛印發的《行動計劃》中,廣州提出在三年內總投資3145.15億元,推動80個重點項目建設,包括基礎設施、航空維修、航空物流等領域。
《行動計劃》提出的目標是,至2019年,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230萬噸,國際旅客比例和中轉旅客比例分別達到24%和18%;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搭建以廣州為起點的“空中絲路”,建成輻射泛珠、服務全國、連通世界的民航運輸網絡,與國內、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主要城市形成“4小時航空圈”,同時大力發展中遠程國際航線和洲際航線、增設國際直航,與全球主要城市間實現12小時通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