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楊堡翔)今年以來,丹鳳縣龍駒寨街道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基層善治新路徑,有效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龍駒寨街道建立政法單位調度機制,整合街道平安法治辦、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力量,實現信息互通共享、重點人群合力管控和矛盾糾紛聯調聯處,對重大事項和風險隱患及時上報街道黨工委,并通過專題會議研判解決。落實對重點人群的街道、村(社區)、衛生、民政、殘聯、派出所及家屬的監管責任。對生活存在困難的及時提供救助,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人員及時研判并采取管控措施。
為提升工作質效,龍駒寨街道探索推行戶分三類、人分五型、“三治”融合、五措并舉的“3535”精細化治理工作法。依托232名村(社區)“兩委”干部和1024名片長,將住戶按照和諧穩定類、弱勢群體類、重點關注類進行分類,將人員分為外出務工型、就近就業型、家庭留守型、重點關注幫扶型、特殊管理型5種類型,通過劃片治理,開展平安夜訪和下訪約訪活動,發揮村(社區)調委會作用,堅持打防并舉,持續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和治理水平。
按照“四個到位”和“五個法治化”要求,龍駒寨街道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發動村組干部、網格員、調解員作用,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村(社區)40支“紅袖章”巡邏隊共計420人在背街小巷開展志愿巡邏,從源頭消除風險隱患。落實領導坐班接訪、干部包片督辦和案件交辦制度,做到來訪有登記、領導有批示、事項有交辦、結果有回應、案件有回訪。對重點案件包抓到人,通過開展平安夜訪活動解決實際問題117件,約訪下訪積案及重點對象60多人次。聯合公安機關打擊擾亂辦公秩序違法行為2起2人、纏訪鬧人員3人。通過規范工作程序,實現了預防、受理、辦理、監督追責、維護秩序的法治化。
龍駒寨街道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作用,解決困擾群眾的家庭、婚戀、鄰里、山林土地等糾紛。今年以來,共調解165起矛盾糾紛,其中疑難的矛盾糾紛25起、其他糾紛140起。與司法、公安共同調解跨區域飲酒誘發疾病死亡案件2起,意外死亡案件3起。邀請司法機關,向信訪人普法釋理7次。建成街道辦、鹿池、鳳冠、中街4個信訪法治化示范點。根據矛盾糾紛類型打造村社區“鄉賢調解室”,發揮婦女能人作用,形成“李大姐熱線”“巾幗調解室”等特色品牌,改造升級街道行政調解室,建成標準化司法調解室,因人因事施策,建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多元化的調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