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建榮)近年來,洛南縣人社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從服務體系優化、數字化轉型、隊伍能力建設等關鍵環節入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人社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暖心辦”轉變,切實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破解基層群眾“辦事遠、跑趟多”難題,縣人社局著力構建縣、鎮、村三級人社政務服務體系,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群眾家門口。目前,就業、社保、勞動關系等領域的1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便民服務大廳,辦事群眾企業只需走進政務服務大廳,即可享受“一站式”服務,真正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在主城區聯合社保卡合作金融機構建立了社銀一體化服務網點,方便群眾辦理社保查詢等57項低風險、高頻率人社業務;16個鎮(街道)均建成標準化人社服務站,244個行政村(社區)實現人社服務代辦點全覆蓋,為群眾提供參保登記、待遇資格認證、補貼申領等幫辦代辦服務。今年以來,已累計服務群眾10多萬人,為群眾辦理各類業務3.2萬多件。
圍繞“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目標,縣人社局全力推進人社政務服務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持續優化線上服務平臺,強化線下自助服務支撐,整合社保、就業、人才等業務系統,在“洛南人社”微信公眾號開通“一網通辦”專欄,關聯陜西政務服務人社專區,實現養老保險參保查詢、失業保險金申領、技能培訓報名等147項高頻業務全程網辦,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業務辦理。截至目前,人社政務服務“網上辦、自助辦”占比已達78%,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退休等5個“一件事”實現“一次辦”,40個高頻事項提速辦,承諾辦結時限提速75%,人社綜合窗口主動服務評價率98.97%,滿意率100%。
針對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縣人社局在人社政務服務大廳養老保險窗口,配備老花鏡、放大鏡等便民設施,安排專人協助老年人操作智能設備、填寫表單;對于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提供預約上門服務,工作人員攜帶設備上門辦理社保卡激活、待遇申領、資格認證等業務,今年已為120多名行動不便群眾提供上門辦理服務。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縣人社局聯合住建、交通等部門建立“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在工程項目部設立維權服務點,開通24小時維權熱線,“快立、快調、快審”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高效運轉,及時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社保繳納等問題。同時,依托“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專項活動,為農民工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崗位推薦等服務,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康養、家政、草編、豆腐、電商、叉車等各類技能培訓班67期,培訓農村各類剩余勞動力2706人。
洛南縣人社局常態化開展業務培訓和作風建設,每月組織一次“人社大講堂”活動,圍繞社保政策、經辦流程、服務禮儀等內容開展培訓;每季度開展一次“技能比武”,通過模擬業務辦理、政策解答等場景,以賽促學、以賽促練,提升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同時,建立“群眾評價+績效考核”機制,在服務窗口設置滿意度評價器,邀請群眾對服務態度、辦理效率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與工作人員績效工資、評優評先掛鉤,倒逼工作人員提升服務質量。今年以來,洛南人社政務服務群眾滿意度98.97%,未發生一起有效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