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南縣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紀實
商南縣城
商南縣現代材料產業園
商南縣健康營地·職工之家
中釩昌盛公司生產車間
鎂橄欖巖全產業鏈開發生產線
商南縣婦幼保健院整體遷建項目
青山食用菌產業園
“勇闖金絲峽”游樂園
蓮花湖康養度假區
初冬時節,走進商南,處處升騰著發展的熱浪,時刻跳動著奮進的脈搏,一個個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人來人往,一派熱火朝天的勞作場面。商南縣重點項目建設一線捷報頻傳,各個施工現場都開足馬力,大干快上。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展示了商南縣奮力爭先的強大氣場,演繹著項目建設的“速度與激情”。
今年以來,商南縣委、縣政府按照全市“一都四區”發展定位,聚力打造生態茶城、產業新城、旅游名城、康養慢城“四大名城”目標,按照“園區化承載、集群化發展”的思路,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各級各部門靶向定位,全力以赴投入項目工作,分秒必爭推進發展,跑出了項目高質量建設加速度。全年實施項目337個,總投資453億元。截至11月底,113個縣級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已完成投資127.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95.3%。其中,24個省市項目完成投資49.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9.2%。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9%,上半年高質量項目評價名列全市第二,受到省發改委獎勵。
創新機制大抓項目 聚焦產業抓大項目
從滬陜高速商南縣西出口向前200米的道路北面的建筑就是商南縣今年實施的現代材料產業園,占地1182畝,計劃在5年內投資50億元,著力打造百億產業園。目前,園區一期項目8棟廠房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共引進13家企業,年產500萬件冶金粉末汽車零部件、年產50萬套精密滑臺、電子通信智能對講機、屋面光伏、海越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產業園等9個項目已經簽訂了入駐標準化廠房和用地協議,正開足馬力搶生產、提速攻堅,一棟棟體量巨大的現代化廠房氣勢恢宏。
“商南縣現代材料產業園總建筑面積103.9萬平方米,建成后有望入駐企業50家以上,預計年產值超百億元,將有效提升商南縣域工業的承載力,成為商南縣乃至全市產業現代化、綠色化、智能化、延鏈化、集約化發展的先行區和樣板區,為打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和實現全市‘一都四區’及‘雙千億’目標提供‘硬支撐’。”商南縣城投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章瑞介紹。
今年,商南縣以“項目建設攻堅年”為抓手,圍繞政策導向、戰略目標、主導產業,采取下沉調研總結、明確產業圖譜、多方咨詢聯動、專家指導引領、縣級領導帶頭、團隊合作共建等方式,謀劃了釩電池及蓄能電站、蓮花湖水利風景區、富水茶旅融合示范園、年產10萬噸高純硅、萬畝茶海、百億硅谷、鎂材料產業園、金絲峽旅游康養產業園等項目171個,總投資365.5億元。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頭號工程”,運用“投行思維”,按照“依托資源、依靠科技、依據市場”的招商思路,堅持“突出增量、盤活存量”并重的原則,一方面引導企業加大技改盤活存量,一方面招大引強補足增量,大力實施“全民動員”招商、“筑巢引鳳”招商、“深化鄉情”招商,浙江眾成等一批上市公司成功落戶商南。截至目前,全縣共招引落地項目40個,引進九陽數字營銷中心暨全國客服數據中心項目、百度智能云-商南區縣大腦建設項目2家總部經濟,實現到位資金178.88億元,全市排名第一。
為了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商南縣堅持“項目為王”理念,不斷創新、完善推進機制。建立一個重點項目一名縣級領導牽頭、一個工作專班主抓、一家鏈主企業帶動、一個專家團隊服務、一個業務部門負責、一套配套政策扶持“六個一”工作機制,做到清單化明責、駐點式推進、專班化攻堅。重新修訂了《前期工作績效考核辦法》《重點項目建設管理考核辦法》,緊盯年度實施的重點項目,對標項目包抓責任、建設目標任務、崗位職責分工,實行縣級領導包解難題、審批部門包辦手續、責任單位包抓進度、業務骨干包聯服務的“四包機制”,全面構建服務保障橫向到邊、推進落實縱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堅持“一周一調度、半月一督查、一月一交賬、一季一評比”,以項目看實績,以項目比高下,對重點項目采取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追的方式,推動項目建設天天有進展、月月有成效。完善考評機制,細化獎懲措施,在月督季評的基礎上,評選“項目建設標兵”,增加項目考核權重,作為年終評優樹模、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
商南縣強化“人人都是招商環境,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理念,突出要素保障,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推行保姆式服務,深化開門辦公、上門服務、“一門受理”和服務企業早餐會、企業評價股室長等制度,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讓企業輕裝上陣、放心發展。制定出臺9方面40條穩增長具體措施,全面落實減稅降費、信貸扶持、援企穩崗各類政策,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縣公安局開展“百名民警進百家企業”包聯重點項目活動,為企業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縣稅務局以“稅務管家”為載體,精準識別縣域重大項目建設,走訪調研包抓企業,為重點項目提供“量身定制”的稅務支持。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扎實開展“五個到一線”活動,注重在項目建設一線發現干部、錘煉作風,形成“以項目論英雄”的濃厚氛圍。
一個個產業結構優、帶動作用強的大型項目在商南大地落地生根,成為推進商南縣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依托優勢項目載體 激活產業融合動能
時值冬季,商南縣富水鎮萬畝茶海公園卻洋溢著盎然生機,萬畝茶山綿延起伏、郁郁蔥蔥,目之所及皆是賞心悅目的風光。
該項目依托4.2萬多畝集中連片的生態茶園,將茶葉生產加工與生態景區建設緊密融合,進行整體打造,實現功能互補,高質高效推進商山鹿跡、茶馬互市、斗茶廣場、白茶歷程、綠茶印象、游客中心、茶葉工坊等重要節點項目建設,打造智慧茶園綜合體、茶葉采摘體驗園、康養民宿、旅游景觀等茶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這是商南縣加快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商南縣充分挖掘資源稟賦,依托重點項目,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優化茶產業布局,以“茶葉+”的思路開展跨界融合,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和現有的25萬畝生態茶園基地,壯大茶產業、發展茶經濟、弘揚茶文化,實現規模、品質、品牌“三提升”,聚力向旅游、康養、深加工“三延伸”,全力推進茶旅、茶養、茶文、茶體融合發展。以茶旅康養融合示范園4A級旅游景區創建為引領,建設特色民宿、花海廊道、康養步道等項目,打造以“美茶顏、品茶點、走茶道、賞茶戲、宿茶莊”為主題的健康茶生活,推進茶旅康養深度融合。緊扣打造“康養慢城”目標,深度挖掘茶浴、茶膳、茶養、茶藝等茶文化康養要素,發揮“三省八縣”接合部的區位優勢,在富水、試馬、金絲峽等鎮建設康養度假區項目,探索商南康養新模式,實現茶葉產業向康養融合延伸。從“茶旅融合”發展到如今的“茶旅文康”融合發展,商南縣產業發展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縣域經濟布局越來越精準,經濟發展步伐越來越穩健。
今年6月動工建設的朝陽幸福苑醫院片區醫養配套居住項目,主要建設康復中心樓和養老中心樓,建成后,將新增養老床位200張,滿足周邊群眾的養老需求;新增養老居住戶型462套,可為老人提供短期康復居住、候鳥式養老居住等服務。
商南縣以健康醫療、健康養老、健康文旅、健康體育、健康醫藥、健康食品為支撐,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康養產業體系,逐步提升生態價值鏈,持續豐富產品供應鏈,不斷延長康養產業鏈。投資2億多元在建的商南縣婦幼保健院整體遷建項目已完成門診醫技樓、住院樓主體建設,正在進行內部裝修等。項目按照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200張床位的標準規劃建設,將形成孕產保健部、婦女保健部和兒童保健部的基本框架,實現醫療、保健與康養的深度融合。依托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朝陽大健康醫養示范區項目,推進醫療服務與護理服務同步開展,建立健全老年醫療服務體系,實現醫療資源與養老服務無縫對接。以特色民宿為有效載體,配套植入康復療養等設施項目,打造集“旅游+居家+度假+養生+養老”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民宿養老度假社區。依托康沁苑等養生養老優質項目,打造服務品質一流的高端養生養老度假基地。今年在提升暮光山院、古城驛站精品民宿、陽城驛竹里館特色民宿的基礎上,啟動了金絲峽御峰園、桃花島、龍鳳灣3個經濟型民宿和臥龍谷、三級電站2個精品民宿建設,并加快推動丹水驛精品民宿盡快投入運營。
同時,依托丹江沿線的金絲峽、蓮花湖等景區景點和鄉村旅游點,加快推進金絲峽康養休閑度假酒店、螺旋崖森林康養樂園等項目建設,打造丹江畫廊山水康養帶。加快推進紅七十四師和鄂豫陜特委舊址修復提升等項目建設,打造滔河流域紅色研學康養帶。科學規劃、適度開發以金絲峽等為載體的戶外康體運動項目,打造以丹江漂流為主的戶外康體運動基地。加快推進霄龍中醫藥產業園、杜仲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帶動全縣中藥產業大發展。以富水鎮葡萄、狝猴桃、茶葉、食用菌等優勢產業項目為基礎,著力創建一批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保障健康食品企業原料供給。引進智能科技公司,為祥瑞源琪、秦林實業等食品加工企業提供智能產品及解決方案,推動智能技術與食品生產加工深度融合。
如今,依托重點項目建設,商南縣產業融合發展的成效越來越明顯。其中,茶旅融合方面,在商南的很多茶村,不僅能供各地游客品讀商南茶文化、領略秦嶺風情、品嘗茶膳美食,還能觀賞茶田、體驗山澗樂趣,依托重點項目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作用在這里得到充分體現。
拉長重點產業鏈條 凸顯項目集聚效應
近日,商南縣智慧農業食用菌產業園內,工人們在自動生產線前忙著打包食用菌棒,一派繁忙景象。
該園區建成了香菇菌包自動化生產車間、真姬菇現代化生產車間、食用菌交易市場、菌種廠等區域,集食用菌種植、研發、加工、銷售于一體,實現了菌種研發到集散交易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形成了產業鏈集群,預計產業園年產高標準香菇菌棒1500萬袋、真姬菇2400萬瓶,年產值2.7億元,產業園建成后,既延伸了香菇產業鏈條,又能提高產品附加值,還帶動1.5萬戶群眾種植食用菌,戶均年增收3萬元以上。
這是商南縣堅持鏈式發展、板塊布局、集聚建設的一個成功典型。
今年以來,商南縣圍繞“3+N”產業集群化發展布局,嚴格落實全市“百名市縣領導聯鏈條包抓產業”要求,按照“一產茶菌果、二產釩硅鎂、三產康養游”產業發展思路,聚焦全縣10條重點產業鏈,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延鏈、補鏈、強鏈,聚鏈成群,著力培育“新農業、新材料、大旅游、大健康”四大百億產業集群,加速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特色化發展。鼓勵重點企業帶頭引進培育上下游配套項目和企業,推動鏈內企業實現信息互通、技術互聯、產品互供、資源互補,形成強大發展合力,催生出產業、項目、企業、載體相生互動的“群起”發展效應。
為了幫助企業突破瓶頸拓寬“賽道”,商南縣重點扶持虎之翼、秦楓科技等鏈主企業加快發展,帶動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融通,形成鏈主企業帶動產業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縣級包抓領導和部門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重點產業鏈集聚、向重點產業傾斜。各相關部門對重點產業鏈發展項目實行并聯審批,加快項目落地,開展產業鏈供需對接、產融對接、技術對接等綜合活動,提升產業服務能力。
商南縣把釩產業作為工業產業的首位產業,依托中釩昌盛等龍頭企業,推進高端釩材料開發及全釩液流蓄能電池、東正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深度開發釩氮合金、釩鋁合金、氮化釩鐵、釩電池等產品,推動釩從原料生產到產品深加工的全產業鏈發展,全縣釩產業鏈上重點企業12家,已建成釩礦企業9家,初步形成了釩礦采選冶煉、五氧化二釩、釩氮合金等產品開發的釩產業鏈。以硅科技產業園10萬噸高純硅及物流園項目建設為引領,提高工業硅、高純硅等冶金產品產能,全力推進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等項目建設,打造涵蓋“石英→高純硅→有機硅、硅合金、多晶硅、單晶硅、碳化硅深加工→光伏、電子等行業應用”的硅產業鏈。依托商南萬達、天元等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大研發平臺建設和技術創新支持力度,拉長縣內配套項目產業鏈,推動縣內各類零部件生產企業進入國內主要汽車企業的協作配套體系。依托虎之翼、神州實業等電子產業龍頭項目,吸引電子信息產業鏈企業進駐。目前,商南縣10條重點產業鏈形成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鏈上產業呈現集群發展態勢,規模效應初步顯現,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產業支撐。
一個個實例、一串串數字,彰顯著商南縣正把延鏈補鏈強鏈文章不斷做足、做大、做強,一幅加快發展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商南縣將以生生不息的“鏈式效應”推動產業縱向延伸、橫向拓展、深度融合,不斷激活發展動能,筑牢產業之“基”,為經濟提速提供強勁動力,夯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底盤。
重大項目不僅是商南穩投資、促增長的“壓艙石”,更是加速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強引擎”,挺起了商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脊梁。從川流熙攘的城區,到綠蔭連綿的山丘,商南大地處處呈現著生機盎然的圖景,一路走來,一個個已建成投產或正在施工的重點項目,蓄勢賦能、奮楫爭先,奏響了這座城市蓬勃發展的時代強音,勾勒出一幅經濟社會發展航船行穩致遠的美麗畫卷。
達沃鑫年產50萬套精密滑臺項目
達沃鑫年產50萬套精密滑臺項目
建設地點:商南縣現代材料產業園
投資主體:陜西達沃鑫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建設年限:2022年 開工時間:2022年2月
總投資額:1.1億元 年度投資:1.1億元
建設內容:一期租賃標準化廠房1.2萬平方米,新建精密微型導軌及滑塊生產線各3條,裝配車間、檢測中心、研發中心、原料倉、成品倉各1個,年產直線傳動精密滑臺50萬套。2023年計劃再投資5000萬元新建熱處理及循環器生產線各1條,做到滑臺產業鏈閉合。
項目亮點:一是落地投產快。為企業量身定制了1.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企業輕裝上陣、快速投產運營。二是科技含量高。該項目擁有微型精密滑臺領域17項專利技術,掌握微米級精磨等關鍵工藝,產品具有承重強、定位準、成本低、能耗少的優勢,使用壽命高出國內同行業。三是市場前景好。達沃鑫與邁瑞醫療、昊志傳動等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產品廣泛用于機械自動化、醫療器械、3C行業、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四是帶動作用強。項目達產達效,年產值2億元以上、稅收1000萬元以上,實現“小企業、高產值,小項目、高利稅”目標。
建設意義:立足高技術應用、高產品附加值、高配套能力、高市場競爭力發展目標,著力打造區域裝備智造產業集群,對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一都四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畝均效益:畝均投資1100萬元,畝均產值2000萬元,畝均稅收100萬元,直接帶動就業130余人。
項目進展:總投資1.1億元,2022年完成投資1.1億元。
萬畝茶海基地
萬畝茶海基地項目
建設地點:商南縣富水鎮
投資主體: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等13家茶企
建設年限:2020—2024年
開工時間:2020年2月
總投資額:8.5億元
年度投資:5.5億元
建設內容:建設4萬畝高端茶園,新建門戶區、茶旅文化體驗展示區、康養民宿等配套設施。
項目亮點:一是發展基礎好。富水鎮2019年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茶葉)示范鎮”,已建成高標準茶園2.6萬畝,擁有市級以上茶葉龍頭企業8家,今年已成功創建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二是規劃引領好。按照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標準,在建設茶葉基地的同時,規劃建設茶文化體驗園、茶藝觀光園等園區景觀、特色民宿、養生茶膳為主的康養及茶葉深加工項目。三是產業融合好。按照“綠色種植、生態觀光、產城融合、產學研旅一體”的發展思路,與陽城驛4A級景區相結合,通過“農旅、工旅、康旅”融合,延伸做強茶產業鏈條,形成了“茶葉+”“+茶葉”的融合發展態勢。
建設意義:對促進全縣茶產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延伸茶產業鏈條、群眾增收具有重要意義,使茶產業成為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畝均效益:茶園畝均投資1.5萬元,直接帶動就業400余人,基地務工帶動1200余人,土地流轉和入股分紅帶動1500余戶。
項目進展:已投資6億元,建成2.6萬畝茶園,完成基地道路75.6公里、游步道17.9公里及其他配套設施,游客中心、茶葉加工廠、民宿等主體完成90%。
清油河水庫
城鎮供水及綜合利用項目
建設地點:商南縣清油河鎮
投資主體:陜西省水務集團、商南縣政府
建設年限:2019—2023年 開工時間:2019年12月
總投資額:15.2億元 年度投資:2.8億元
建設內容:一期投資6.5億元,實施城鎮供水工程、城鎮品位提升、清腰路一期和沿線5個村秦嶺山水鄉村建設;二期投資8.7億元,建設玉皇山森林康養示范區、天麻產業園、清腰路二期、全域水產養殖、智慧水務中心等項目。
項目亮點:一是建設規模大,項目總投資超過15億元,共有21個子項目,是商南近年來民生領域投資最大的綜合體項目。二是全域治理好,堅持城鎮供水工程、集鎮品位提升、“四好”農村路和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四位一體”推進,全域治理、全景打造,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三是綜合效益高,實現四庫連通、城鄉供水一體,解決了4個鎮辦10.88萬人穩定生活用水和312國道沿線8萬畝茶園及設施農業灌溉用水難題,帶動經濟增收20億元以上。四是帶動引領強,加速清油河流域“一園六區”規劃藍圖實施,推動生態康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為建設“四大名城”提供了有力支撐。
建設意義:不僅解決了群眾生產生活和縣域工業經濟用水難題,助推了鄉村振興,還加快了玉皇山森林康養示范區建設,為商洛打造“中國康養之都”貢獻了積極力量。
項目進展:完成一期投資6.5億元,年供水858萬立方米的清油河水庫、274.6公里輸配水管網、第二水廠、15.4公里清腰路一期等9個項目已全部完工,初步形成了一個“善治利民、山水和諧”的生態文明樣板區。
策 劃:張 杰組 稿:代緒剛照 片:商南縣發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