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進一步建立健全全縣社會救助長效機制,推進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
商南縣健全主動發現機制,完善協同辦理機制。縣上充分發揮困難群眾快速響應服務隊和村級社會救助協理員作用,將走訪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及時向鎮辦報送救助對象家庭人口、經濟狀況等重大變化情況。承擔社會救助的國家公職人員以及承擔政府委托從事困難群眾服務工作的企事業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在工作中發現群眾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的,及時向發現地鎮辦或村(社區)報告。將社會救助服務熱線歸并至“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暢通急難社會救助申請、發現和及時報告渠道。健全“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社會救助窗口服務制度,細化受理、分辦、轉辦、反饋等工作流程。通過設立“救助助理”等方式,及時受理社會救助申請,綜合評估救助需求,合理確定救助方式。
商南縣優化審核確認程序,加強信息化管理服務。縣上加強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下放的監督指導,建立審核確認權限下放后受理、審核、確認、發放全鏈條工作機制。簡化民主評議程序,對沒有爭議、明顯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不再進行民主評議,積極推廣社會救助領域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等創新做法。依托省社會救助動態監控系統和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借助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共享教育、人社、住建、衛健、應急、醫保等部門信息,為相關部門單位及社會力量開展救助幫扶提供支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積極開展“e救助”“局長信箱”等“掌上辦”服務。健全完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不斷提升信息核對工作質量水平。
同時,商南縣扎實推進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進一步完善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政策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參與社會救助,擴大社會救助服務供給。縣級民政部門按照規定,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項或一次社會救助事務性或服務性政府購買社會救助工作,強化社會救助服務供給,加強監督評估,不斷完善社會救助政府購買服務工作機制。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所需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從縣級社會救助工作經費或社會救助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縣級民政部門可按照不超過上年度中省社會救助補助資金總額2%的比例,從當年可用社會救助專項資金中安排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