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兀
琦)今年以來,商南縣建立“精細管理、品質塑造、優質服務”三位一體城市治理工作機制,推動服務下沉社區,構建智慧治理格局,聚力提升城市品質與治理效能。
商南縣加快城市工程項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商南縣充電樁旗艦店建設項目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設備安裝,運通逸云酒店5樁6槍、二道河加油站2樁4槍、東苑佳苑2樁2槍等已建。商南縣天然氣配套工程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正在辦理林地手續,全域污水PPP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5%,年底完成工程建設。制定實施“城市家具”維護更新專項計劃,系統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深入開展老城功能有機更新與新城品質優化提升行動,實施城市更新改造項目8個,完成年度投資5.01億元,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9個。
商南縣圍繞破解小區服務管理難題,創新推行“專一服務、一站化解”模式,推動“黨建聯建、城管執法、公安警務、司法調解、民政社團”5支力量深度下沉社區,科學劃分專屬服務網格390個,對169個小區實施分類精細管理,排查梳理問題小區28個,解決設施維保滯后、消防通道堵塞等隱患問題32個。實施錯時勤務機制和堅持“高峰崗”“護學崗”“延時崗”等經驗做法,實施首違不罰、違章提醒等臨時便利停車舉措,開展集中行動110多場次。深化“文明交通、你我同行”主題實踐,設置校園高峰勤務管控點21個,每天4次,形成“學生家長+交警+派出所+老師+保安”管理機制,開展“精準宣教”“五大曝光”170多場次。全面排查、刷新、完善、補充警示標志、減速帶等基礎設施建設2次,排查紅綠燈、違法抓拍點等14處,完善優化提升8處,籌劃新建火車站十字路口紅綠燈建設1處。
商南縣建成覆蓋常住人口23.84萬人的基礎信息“一張網”,深度應用“云端黨群服務中心”“智慧紅云”等數字化平臺,創新推出“智慧安防、指尖接單、線上聯商”等“微治理”服務模式,常態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19類高頻便民事項實現“線上辦、掌上辦”,用數字賦能助力基層減負提質增效。深化“雙報到”工作機制,推動158個機關黨支部與13個城市社區結對共建,構建“定期研究、任務分解、清單管理、督查考核”的全鏈條工作體系,督促機關黨組織和黨員主動認領服務項目和崗位,積極投身基層建設、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工作,高效處置“街道吹哨、部門報到”事項22件,選優配強專兼職網格員3461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30件,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