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推進糧食企業改革和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有序推進夏糧收購,加強糧食市場監管,全面筑牢糧食安全基石。
商南縣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進管理制度重構和市場化經營轉型,提升企業活力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國有糧企向“服務型+產業型”并重發展邁進。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推進倉儲設施和信息系統改造,提升軟硬件配套水平。建設智慧糧庫,完善信息采集、預警、調度系統,實現監管智能高效。因地制宜制定玉米種植方案,精選兩鎮180畝優質農田試點,發放良種350公斤,推動農資配送與收購銜接。推廣“大戶示范”模式,組織專家對6戶大戶開展全流程幫扶。加大商洛玉米、黑小麥、高山馬鈴薯等特色農產品宣傳,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商南縣有序推進夏糧收購工作,切實維護種糧農民合法權益。制定印發《2025年夏糧收購實施方案》,建立“縣級統籌、鄉鎮聯動、企業落實”的責任體系。通過發布通知、張貼公開信等方式,廣泛宣傳收購政策和網點信息。新增清油河鎮、趙川鎮等2處收購網點。對20余名一線人員進行培訓,推行“三公開”制度,保障計量器具規范使用。督促企業嚴格執行收購政策,落實優質優價,確保農民賣“明白糧”“放心糧”。聚焦糧農關切,暢通訴求渠道,動態發布網點信息,引導農戶合理安排售糧時間。通過電話回訪、現場交流等方式收集意見建議,及時回應訴求。
商南縣印發《關于強化糧食儲備和購銷領域聯合執法的實施方案》,成立聯合執法工作小組,圍繞收購、儲存、銷售、運輸、統計制度執行和最低收購價政策落實開展聯合檢查,上半年組織執法檢查3次,累計檢查經營主體24家次,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健全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強化對糧食價格、供需結構等關鍵指標的跟蹤分析,提升對市場波動的前瞻性研判能力。聚焦重點品種、區域和時段,及時發布市場信息和預警提示,為宏觀調控和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加快推進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推廣“信用+監管”模式,將企業信用等級與執法檢查結果掛鉤,推動監管與信用深度融合。持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探索實施分類、差異化監管,逐步構建以信用為基礎、信息化支撐、風險管控為導向的現代監管機制。積極引導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加強市場監管與執法巡查,保障農民售糧權益;嚴格執行糧食儲備管理制度,加強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確保糧食“儲得住、調得動、用得上”;完成市縣級輪換任務,協調落實輪換補貼和費用保障,夯實儲備支撐;抓好“愛糧節糧”和世界糧食日宣傳工作,持續開展糧食節約行動。同時,推進信用分級管理,構建規范透明市場秩序。充實執法力量,提升執法人員素質和規范執法水平,確保糧食安全法律法規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