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代緒剛 王 強 張耀元
從“糟心路”到“幸福路”,商南縣富水鎮富松路的變遷,村民都看在眼里。這條路能舊貌換新顏,沒有人大代表認真盯、實地跑、真誠講,它的改變不會來得這么及時。
今年5月份,富松路終于通車了。群眾盼了這么久,眼看著道路從無到有,方便了富水鎮富水街社區、沐河村和黃土凸村群眾的出行,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打通了沿線企業“運輸動脈”,注入了富水鎮穩定發展的新動能。然而,道路通了,新的擔憂卻慢慢浮現。因部分交通設施設置不合理,導致隱患頻現。短短數月,該路段事故接連發生。
沐河村、黃土凸村及社區的人大代表在日常走訪中敏銳察覺到富松路存在的問題:路口視線嚴重受阻、匯流車輛車速過快,群眾過馬路提心吊膽,交通事故時有發生。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人大代表迅速行動,深入一線訪民情。他們邊走邊看,認真記錄群眾反映。3個村(社區)代表小組火速行動,多線履職。一方面,人大代表依托“沐河村云端代表聯絡站”以及黃土凸村、富水街社區兩個選區“云端代表會客廳”,打破時空限制,發起一場接地氣、匯民意的線上議事會,村民你一言我一語,言語里透著急切,留言板上寫滿期盼;另一方面,他們同步深入一線,實地勘查每個隱患點,記錄盲區、并專程赴富水交警中隊精準對接,厘清真實路況與事故數據,將“云端”匯聚的民聲與現實難題系統整合,上報鎮人大,展現出高效務實的履職擔當。
富水鎮人大第一時間組織縣、鎮人大代表和富水交警中隊開展專項調研。座談會上,大家將群眾反映的隱患難題一一攤開討論,并結合專業分析進行反復推敲,最終形成了一份建議。這份匯集了群眾意見與專業指導的建議,很快上報到了縣人大常委會。縣人大常委會迅速交辦,縣交警大隊、交通局、公路段等部門合力整改,一場守護百姓“腳下”安全的聯合行動全面展開。
如今,行走在富松路上,新顏新景撲面而來:曾經遮擋視線的路口墻體和綠化池已拆除,行車視野豁然開朗;312國道兩側加裝了強制減速帶、標識牌,車速明顯受到控制;富水鎮聯合交警走村入戶開展宣傳,把安全意識種進群眾心里。
“路修好了不算完,守護群眾腳下安全,代表履職永遠在路上。”富水鎮人大主席薛濤的話語堅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