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園里的自動化養雞場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記者 賈書章)從商州區大趙峪進溝,翻過一座山嶺,在我們面前的一面山坡上,一排排藍色屋頂的簡易活動房子依山坡地勢的高低而建,排排房子之間,綠樹掩映,錯落有致。山坡下的盤山路上,挖掘機機聲轟鳴,一群民工正在忙著擴建盤山水泥路。一個初具規模的現代農業生態產業園立體展現在人們眼前。
回鄉二次創業
兩年前,蘇衛國退休后,到他曾經居住多年的大趙峪四山廟村訪親,產生了二次創業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念頭。
1971年,蘇衛國跟父母下放到四山廟村,直到1978年入伍離開。村里人對他們一家很友好,經常幫助他家,他對四山廟村人有很深的感情。
2011年11月,蘇衛國拿出自己積蓄的100多萬元錢,流轉四山廟村山坡地400多畝、荒坡地2000多畝,開始了他的生態循環產業園建設。蘇衛國從西安請來了農業科技專家,從山坡下到山坡上進行了立體生態養殖兼農業生態示范、觀光休閑度假等總體規劃。一期工程已投資2360多萬元,其中貸款600萬元,修筑進園公路及園內水泥路8.9公里,建污水處理廠1座,大型沼氣池2座。沼氣池可用來發電、供暖、生活用氣,并將豬糞、雞糞進行無害化加工成有機肥,用于園區種植果樹。有機肥還可作為園區發展食用菌配料和粉碎的玉米秸稈制作食用菌袋。
黑豬養殖受青睞
蘇衛國把養殖業項目選擇在傳統林下黑豬養殖上。為了能找到真正的傳統黑豬,他到鎮安、柞水深山尋找商洛傳統黑豬,買回來后進行繁育。還趕到甘肅購回了傳統黑豬種豬。經過近兩年的自繁自育,蘇衛國的養殖園已繁育傳統黑豬種豬300多頭,母豬600多頭,年產仔豬1萬頭。部分黑豬肉品上市后,很快被消費者搶購一空,市場前景看好。
示范園一期林下養雞年養2萬多只,年收入110多萬元。二期工程完成后年養土雞5萬只,商品土肉雞3萬只,年產土雞蛋7萬公斤,年收入可達500萬元。
帶領鄉親奔富路
農業生態產業園一期工程建起來之后,為帶動村子及周邊村更多的鄉親們共同富裕,蘇衛國發展、帶動600多戶,走養殖致富的路子。他把村里的12戶貧困戶招到示范園從事養殖工作,每人年收入2.5萬多元。對那些沒有文化的老年人,讓他們到園區打掃衛生、給雞喂料,使這些困難人群有了生活依靠。現已安置就業崗位40多個。
蘇衛國滿懷信心地說:“二期工程要建設1萬平方米34棟老年公寓,建1500平方米魚池、青飼料加工,再建年產1000噸有機肥加工廠、20畝光伏溫室食用菌,建造一座1200平方米肉蛋加工車間,20畝有機水果園區,可提供110多個就業崗位,實現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