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9月9日電 (記者 陳靜)“我們看到,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生物醫藥創新的重要源頭,中國創新具備走向全球的巨大潛力。”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全球業務發展與授權許可負責人尤根·埃克哈特(Juergen Eckhardt)博士9日對記者指出,“在過去一年,拜耳Co.Lab取得的成果不僅是平臺自身成長的見證,也驗證了中國創新在全球的潛力。”
尤根·埃克哈特表示,對于全球的資本和研發而言,上海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中新網記者陳靜攝1882年,拜耳公司首次進入中國市場,迄今已經超過140年。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藥企之一,拜耳始終將中國視為全球創新的核心戰略市場和重要增長引擎。多年來,拜耳持續推動在華開放式創新,攜手本土合作伙伴,推動中國本土研發和創新實力發揮全球價值。尤根·埃克哈特直言:“中國是我們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也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創新策源地。”
如今,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正從創新“跟隨者”向“策源地”轉變,吸引著全球目光。目前,中國在研管線約占全球總量30%,多種新興技術研發逐步獲得國際認可。“中國建立了一個非常有活力的研發生態系統,在很多前沿領域不斷推進相關創新。”尤根·埃克哈特博士表示,“中國在創新方面表現出巨大的潛力和實力,拜耳會不斷加強在中國創新方面的投入。”他表示,中國政府在不斷地落實相關扶持性政策,比如:允許外資參與到細胞基因療法的研究和發展中來,營商環境對于跨國藥企來說是越來越友好了。未來,拜耳將持續深化與本地創新力量的合作,推動更多突破性創新,為應對全球健康挑戰提供來自中國的方案,造福中國乃至全球患者。
這位拜耳的企業高管坦言:“中國創新環境有一個很突出的特色,就是速度非常快。”他特別提到,對臨床試驗的申請、新藥上市的申請,現在審批的節奏越來越快了,這樣可以使創新性的療法和解決方案更快地惠及有需要的患者。
據悉,拜耳Co.Lab在華開幕一周年之際,拜耳Co.Lab創投聯盟(Bayer Co.Lab AdVenture)在滬成立,這是其全球首個鏈接風險投資機構;同期,拜耳Co.Lab與兩家中國生物技術初創企業簽約,進一步擴大該共創平臺在中國創新生態中的朋友圈。
“拜耳Co.Lab創投聯盟的啟動標志著這一共創生態的全面升級,意味著我們將進一步打通全球協作網絡與各方資源,為本土創新提供全方位賦能。”拜耳處方藥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區域業務發展、開放創新及Co.Lab全球負責人弗里德曼·雅努斯(Friedemann Janus)博士表示:“拜耳Co.Lab致力在中國打造一個覆蓋多元技術平臺與前沿創新的生態集群。我們期待與更多中國伙伴攜手,擴大在中國的布局,幫助初創企業將他們的創想付諸實現。”拜耳Co.Lab創投聯盟將借助拜耳Co.Lab全球共創平臺,深耕本土創新生態,連通本土初創企業與資本力量,為入駐企業的發展引入更多動能。拜耳Co.Lab創投聯盟的首批合作方包括四家投資機構,這些投資機構將立足國際化視野和本土化運作,為拜耳Co.Lab入駐企業提供深厚的行業洞察和專業化投資機會。
迄今,拜耳已在中國構建起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與拜耳Co.Lab高效協同的“雙引擎”,推動在華全鏈條創新,加速創新技術盡快惠及患者。在產學研協同方面,拜耳已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學術機構建立長期合作,累計開展逾100項聯合研究項目,持續推動前沿基礎研究向新藥研發轉化。
“上海是整個長三角生物醫藥創新集群的最核心的城市。對于全球的資本和研發機構而言,上海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尤根·埃克哈特說,上海產業鏈和生態環境優勢明顯,同時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上海市政府最近出臺了新的扶持性政策措施,使得創新環境更加開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