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10日電 題:展商變投資商,上海打造“永不落幕的進博會”
中新社記者 宋怡霄 陳舒一
“上海每兩杯咖啡,就有一杯咖啡豆子來自這里。”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副總經理朱菁所說的“這里”,指的是展示交易中心里的虹橋國際咖啡港。
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品匯)是承接和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的“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主平臺,匯集了來自120個國家(地區)的6000多個品牌、逾85000款進博會同款商品,并建成虹橋國際咖啡港、虹橋國際酒窖、虹橋品匯直播基地、虹橋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多個平臺。這里還是“絲路電商”輻射引領區建設和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平臺。
9月9日,在上海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品匯)內的進博商品暢購集。 中新社記者 宋怡霄 攝朱菁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虹橋國際咖啡港已與近百家咖啡企業開展深度業務合作,帶動貿易規模達30億元(人民幣,下同),注冊企業年貿易額突破3億元;匯聚47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咖啡豆,并與巴西、秘魯、埃塞俄比亞、越南等全球核心咖啡生產國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
虹橋國際咖啡港聯合海內外大型連鎖咖啡品牌,共同編制并發布中國咖啡師職業認證標準,舉辦四屆上海咖啡大師賽。截至目前,已向行業輸送超8000名專業咖啡人才,累計培訓高級咖啡師700余人。
虹橋品匯直播基地是上海市商務委認定的首批“上海市直播電商基地”,共有60間直播間,可滿足不同直播場景需求。
虹橋品匯總經理蔡軍表示,直播基地已成為“絲路電商”信息合作區的重要陣地和國際貿易中心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進博會專場直播、進口商品常態化直播等形式,直播基地讓進博會“展品”高效轉化為觸手可及的“商品”。
比如通過進博會來到中國的韓國三養火雞面,直播基地不僅為其提供展示平臺,還幫助其與入駐的MCN機構合作。“三養”首年即2024年實現線上銷量翻番,全年營業收入達20億元。
虹橋國際酒窖是虹橋品匯打造的專業進口集散平臺之一,引進5000多款來自60多個國家的進口酒。依托虹橋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的保稅展示交易功能,其“前店后倉”模式讓進博會很多參展商選擇留下來。
“在亞太區,目前我們主要看好的就是中國市場。”意大利葡萄酒公司ITALIAN WINE BRANDS的亞太區域負責人費德(Federico)告訴記者,公司近6年通過進博會發展得非常好,借助虹橋品匯開發了新的渠道,產品不僅銷往沿海城市,也銷往內陸地區。
“進博會上,有些展品是先來到保稅物流中心,在進博會的6天拿去參展;也有的是展品報關進了會展,展后不退運,到商品會進行365天的展覽。”蔡軍說。
虹橋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已實現保稅展示交易業務的常態化開展和進博會“展轉保”“展轉跨”等便利化措施的常態應用,并為京東、盒馬等平臺提供跨境電商服務。
9月9日,虹橋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大門。 中新社記者 宋怡霄 攝“保稅物流中心單位面積進口額位居全國前列,跨境電商進口業務訂單量和交易額均為上海第一。”虹橋品匯供應鏈部經理李光林說,該中心日均處理包裹量已從去年的3.3萬個增長至4.4萬個。
朱菁介紹,保稅物流中心為“絲路電商”伙伴國貨物提供保稅存儲、通關和物流服務,總貨值達7970萬美元,涉及17個“絲路電商”伙伴國。
從展品到商品,虹橋品匯正通過一個個生動案例,實現“永不落幕的進博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