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9月11日電(記者 黃艷梅)打造服務企業通關“快車道”、推動招標采購數智化轉型升級、打造數字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近年來,廣西圍繞打造“營商廣西·桂在便利”服務品牌,推動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促進廣西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記者10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廣西突出公平公正,著力加強市場化營商環境建設。今年上半年,廣西82.3萬戶經營主體通過“一企一照一碼”實現“一碼通行”,10萬戶通過跨轄區遷移“云辦理”實現便捷流動。
廣西推行“個轉企”一件事改革,辦理環節、申請材料、辦理時限壓減87.5%、88.9%、95.2%。廣西在全國率先探索市場準入承諾制“一表即入”模式,審批時限壓減80%。
廣西是中國唯一與東盟陸海相鄰的省區,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廣西圍繞擴大開放,著力加強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目前,企業使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辦理報關單、艙單和運輸工具申報應用率達100%,海關所有行政審批事項100%網上辦理。
廣西率先在全國海關試點“一次取樣、一次送檢、一次化驗”一站式化驗改革,可減少重復檢測項目約40%,減少檢測時間1天以上。廣西加快實施智能通關模式,南寧智慧航空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實施全天候預約通關,實現口岸出口貨物1小時通關。友誼關口岸平均通關時間從10分鐘壓縮至1.5分鐘,出境車輛排隊時間由5天至7天縮短至1天至2天。
據廣西官方提供的統計數據,截至2025年7月底,廣西實有民營經營主體439.4萬戶,同比增長4.47%。廣西民營經濟發揮著“56789”的重要貢獻,即貢獻全區50%的稅收、60%的GDP、70%的進出口總額、80%以上的城鎮就業、95%的經營主體。
廣西官方表示,將以更大力度修復和凈化政治生態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惠企政策兌現力度,做好企業生產要素保障,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建立健全營商環境“服務管家”工作機制,推動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努力在廣西實現更好發展。
“廣西在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與優化營商環境中,給企業帶來不少實際支持。針對企業的境外業務需求,廣西組織跨境對接、政策解讀,全方位給企業發展信心與助力。我們計劃經過5年的時間,力爭集團年產值超800億元人民幣,建立起立足華南的糧油食品新產業集群,并向千億級企業集團大步邁進。”桂林力源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雪陽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