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光伏園區內的光熱塔。 海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西寧7月7日電 題:政協委員“獻策”青海高質量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作者胡貴龍王肖芳
中國各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穩步推進中,地處西部偏遠省份的青海,憑借富光豐水地廣、清潔能源顯著優勢,科技“打頭陣”,培育創新力,政協委員“齊上陣”,為青海高質量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提供政協智慧和力量。
世界首條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外送通道建成,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投運,首個百兆瓦級光伏發電實證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項目落成,新增電力裝機全部為清潔能源……
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青海持續發力,作出青海貢獻。政協委員深入基層調研,發揮界別所長,為鞏固優化來之不易的成果奔波忙碌。
高質量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是青海省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重要路徑。
7月6日,在青海省政協召開的“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主題的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上,政協委員、專家學者與青海省政府官員面對面交流協商,提交發言材料46篇。
此前,青海省與國家能源局建立省部共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工作機制,聯合印發《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積極推進黃河上游水電資源開發,加快建設國家大型風光基地,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初具成效。
此次常委會議專題協商由青海省委書記信長星點題。青海省政協主席公保扎西審定籌備工作方案,對各階段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率隊赴海南州和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調研,圍繞清潔能源及相關產業發展進行了協商研究,并撰寫了《青海綠色發展新優勢的思考》理論文章提交會議,為會議把舵定向、給予示范指導。
“清潔能源開發程度偏低,多能互補融合發展力度不足,西部地區消納能力有限……”委員張莉發言時開門見山,她表示,建設中國西部的“綠電長廊”,不但能促進西部地區率先實現雙碳目標,還能點燃西部經濟發展新“引擎”,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
針對當前調峰儲能設施缺乏的問題,省政協常委車軍平坦言,提升調峰儲能能力,要立足青海省水、鋰資源優勢,以涉水調峰儲能為主,新型儲能和火電為輔,構建以流域梯級儲能為長周期調節、抽水蓄能和長時電化學儲能為中周期調節、短時電化學儲能為短周期調節的多元調峰儲能體系。
委員侯洪波建議,加快建設零碳產業園區,布局一批符合零碳發展方向的重大項目,打造清潔能源生產、交易、轉化、消費,構建網核儲一體化為主的產業平臺,推動實現“雙碳”目標。
圖為青海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光伏園區。 海南州委宣傳部供圖圖為青海省政協“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現場。 馬文濤 攝圖為青海省政協主席公保扎西出席會議并講話。 馬文濤 攝圖為青海省副省長劉濤出席會議并講話。 馬文濤 攝青海省副省長劉濤在聽取政協委員發言后表示,要加強“源”的互濟互補,引領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增強“網”的互聯互通,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發揮“荷”的調節能力,推進終端用能清潔替代;優化“儲”的周期效用,打造多元高效儲能體系,真正把青海的清潔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公保扎西表示,希望參加政協的各民主黨派和政協委員圍繞青海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深入調研協商,多渠道反映情況、爭取支持,推動一些重點難點工作納入國家相關部委的工作部署之中,共同做好“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這篇大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