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產品供給不斷豐富 資本市場更好服務養老金融
養老金產品規模突破2.4萬億元,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擴容至297只,養老REITs等創新工具蓄勢待發……隨著《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落地已滿半年,資本市場服務養老金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養老金融產品供給不斷豐富、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堵點和痛點也被陸續打通。
養老金融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涵蓋養老金資產管理、養老產業投融資、養老服務金融三大領域。加強養老資金投資管理,推動實現養老金穩健增值,是健全養老金融體系的關鍵一環。
多元化養老金融產品擴容
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打通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加劇使得養老金支付壓力增大。通過金融創新,如發展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理財產品等,拓展養老資金籌集渠道的需求日益迫切。
人社部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養老金產品業務數據摘要》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養老金產品已備案649只,實際運行573只,規模約為2.42萬億元,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約33.46%。
《意見》明確,要“推動資本市場更好滿足多元化養老金融需求”,并推動將符合條件的權益類公募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
今年以來,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產品數量實現穩步增長,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元的投資選擇。根據證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30日,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里有52家機構在列,其中,商業銀行19家、證券公司25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8家。
同時,已有297只基金被納入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與今年一季度末相比,新增9只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均為養老目標基金。
此外,資本市場在推動養老金融產品穩健增值方面也初見成效。尤其是工銀養老2035A、嘉實養老2040五年A等產品,兩只產品過去一年(2024年8月11日至2025年8月10日)凈值增長率分別達到了30.86%、23.41%。
分基金類別來看,FOF(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產品仍是個人養老金基金的主力軍。在現有的297只個人養老金基金中,FOF產品達212只,包括83只養老目標日期基金和129只養老目標風險基金。截至二季度末,FOF型和指數型產品在全部個人養老金Y份額(個人養老金專屬份額)中的占比,分別為87.3%和12.7%。
但也要看到,個人養老金在吸引投資者入市方面還存在挑戰。興證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杰表示,一是由于每年稅優限額標準吸引力不足;二是由于大部分投資者對于養老FOF的投資收益、流動性等尚有疑問。
對此,部分機構已推出智能投顧系統。如華夏基金的“養老計算器”可根據生命周期自動調整組合。
在秦杰看來,要正確地引導投資者,同時,也需要金融從業者不斷探索策略研發和金融產品擴充。
資本積極布局養老領域
養老REITs有望推出
除了豐富養老金融產品外,基礎設施公募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也有望成為連接資本市場與實體養老產業的新紐帶。
近年來,地方陸續出臺政策,鼓勵通過資本市場支持養老設施的建設與發展。例如,上海等地已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銀發經濟相關企業和養老設施REITs項目發行上市;今年5月份,湖南發布的《關于征集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意向儲備項目的通知》提到,養老設施 REITs項目門檻為“依法登記并在民政部門備案的養老項目”,首次發行評估凈值大于等于8億元。
和君康養事業部養老金融研究員秦婧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若未來推出養老設施相關的REITs,不僅會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渠道,還將為養老產業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
此外,隨著近年來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持續布局銀發經濟等養老領域,多地已設立銀發經濟專項投資基金,促進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例如,今年3月份,蘇州發布總規模10億元的蘇州康養產業基金;今年8月份,廊坊市首支銀發經濟產業基金完成工商注冊。
市場對于政策扶持的銀發經濟項目具有較高的關注度和熱情。目前銀發經濟的投融資熱點多集中在養老服務和醫療保健領域,如提供護理服務的養老康復機構、康復用醫療器械、生命體征監測醫療器械、智慧養老設備等。
“養老產業需匹配具有長錢長投特性的耐心資本,目前仍存在供需缺口。”福壽康智慧醫療養老服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軍表示。
長期來看,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落地,資本市場服務養老金融正迎來關鍵窗口期。未來需要構建“政策—市場—產品”的聯動體系,在政策端完善稅收激勵等制度設計,在市場端培育長期投資文化,在產品端發展符合生命周期特征的養老金融產品,讓資本市場活水真正滿足養老金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