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焦磊)在近日舉行的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稱“智博會”)上,多項大模型、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創新成果亮點頻出,成為展會焦點。本屆智博會吸引全球600余家中外企業參展,展覽面積超過17萬平方米,集中展示3000余項智能產業創新成果。
記者了解到,本次智博會,中國聯通以“智融萬象 聯通新境”為主題亮相,重點展示在AI基建、AI科技和AI產業三大板塊的最新探索與應用成果。
在AI基建方面,中國聯通全新升級“AI智選聯通云”,實現全網算力統一互聯,構建全棧自研云原生平臺,全面適配國產芯片及AI模型,有效提升MFU利用率至60%;打造國產化一體遷移平臺,跨架構遷移效率提升20%;實現多項核心技術能力升級,打通AI智能體從技術驗證到商業落地的全鏈路通道,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智能引擎。
據介紹,中國聯通正深入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建設,積極布局“東數西算”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全面助力“疆算入渝”工程,謀劃形成“新疆—重慶—東南亞”算力出海新通道,進一步夯實數字中國的算力底座。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通道未來將成為連接國內外數據中心樞紐節點的重要通道,為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算力及網絡保障。
在AI科技展區,元景大模型體系和AI數據集智能平臺吸引眾多觀眾駐足。“我們今年發布的央企首個開源智能體開發平臺‘元景萬悟’,支持上百種大模型的統一接入與生命周期管理,具備模型管理、知識庫構建和工作流編排等全套工具,合作伙伴可以零代碼快速搭建AI應用。”展臺工作人員介紹。
同時,依托AI數據集智能平臺“三橫兩縱”的平臺能力,中國聯通沉淀超過400TB高質量行業數據集,覆蓋政務、經濟、工業、醫療、金融、文旅等重點行業,在幫助降低AI應用門檻的同時,為不同行業提供數據加工、治理和風控等全鏈條支持,幫助人工智能更快走向實際應用場景。
“以重慶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平臺為例,通過引入AI導航和AI質檢等應用,熱線綜合效率提升近45%,人工接通率由67%提高至80%,等待時長明顯縮短。”中國聯通展臺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AI新型工業化相關展臺上,不少觀眾通過操作演示系統,直觀感受到工業數據的采集、分析和展示過程。據了解,展臺演示的格物工業互聯網平臺,融合物模型與軟網關,累計完成超過1.6萬臺設備的數字化資產映射,覆蓋沖焊涂總、機加、電池等多個生產環節。
“平臺數據點位數量已突破119萬,能夠為汽車制造企業提供高效的數據采集和轉發服務。”展臺工作人員表示,格物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在長安、賽力斯、江鈴等車企落地應用。
智能駕駛艙作為網聯汽車的核心內容,備受消費者關注。“我們以大模型、云端虛擬化技術為核心抓手,集成互聯網生態,打通車端控制能力,通過場景引擎,打造沉浸式座艙服務體驗,提升用戶體驗。”展臺技術人員介紹。
智慧城市是AI應用的重要落腳點。在城市治理相關展區,展臺技術人員介紹了全球首創的5G+MDFC無源物聯網技術,該技術以近零功耗設計,有效解決了發射側同頻自干擾問題,并支持多種傳輸架構,可在工業數字化和超大城市治理中實現高效數據采集與智能監控。
中國聯通方面表示,未來將繼續發揮數字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商作用,深化算力網絡、AI生態和產業賦能建設,推動人工智能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數字中國建設和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