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達
5月20日被稱為“網絡情人節”,地產業老牌國企華遠地產和方興地產,不約而同地選擇在這一天與各自中意的“情人”牽手,她們的名字,一個叫360,一個叫騰訊。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華遠與360的合作,擬將360智能家居引入華遠社區,而方興與騰訊的合作則是選取一個項目地塊,與騰訊智慧工程院共同設計開發一個智慧化小區,這兩對新人的愛情宣言都是“智慧家”。
房企戀上互聯網已不是新鮮事。過去一年,房企們一直在努力擁抱互聯網。嗅覺敏銳的萬科最先提出要向互聯網學習,并先后拜訪了阿里、騰訊、小米等互聯網大腕兒,隨后與百度、淘寶、騰訊合作推出了網絡營銷平臺,近期又與工商銀行融e購線上合作。從淘寶賬單抵房款到微信購房理財服務,再到優惠特權卡和按揭綠色通道,營銷手段不斷創新。
如今,互聯網營銷已被“玩兒壞”,繼保利老大個人微博上的一句“保利是個P”后,近日碧桂園又用“不扯蛋,周一見”的圖文刷屏微信朋友圈。營銷方式互聯網化成為房企與互聯網結合的第一步,也是白銀時代傳統房地產行業的“新常態”。
在大多數房企仍停留在靠互聯網炒作賣房子的時候,行業先行者的互聯網思維已經轉為“賣服務”。從龍湖的“生活幫”、“社區通”,及花樣年“彩之云”等社區APP,到世茂的“云平臺”,再到萬科V-LINK客戶體驗的移動互聯社區,通過提供便捷的物業管理和社區服務,來增強客戶粘性,是互聯網思維“用戶為本”的體現。
房企與互聯網的戀情如膠似漆,就連潘石屹和任志強兩位地產大佬最近都為周鴻祎的360新手機發布站臺。但是,無論是網絡宣傳炒作、“全民經紀人”微信平臺,還是各種大數據、云平臺及社區O2O,還有眾籌買房、地產金融,目前房地產與互聯網的關系,仍停留在為了賣產品而進行的營銷和服務得階段,真正在產品本身下功夫的并不多,個別與互聯網結合的智慧化產品也僅限于一套樣板間。而此次兩家房企與兩家互聯網企業的牽手,實現了由表及里的突破,并將是規模化生產。
試想一下,未來如果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都能與互聯網完美結合,我們再也不用大老遠跑售樓處,可以像在網上買衣服一樣買房子,實現網上支付甚至是貨到付款,同時還能享受到各種優惠及金融理財服務。我們住在智慧化社區,不用擔心老人或小孩獨自在家,手機上可以隨時監控家中的空氣質量及老人孩子的身體健康;下班之前,手機上一個按鍵就可以對出門前準備的食材進行加工,到家即可吃到現成的飯菜;周末在智慧客廳里一邊游戲看大片,一邊將洗衣、家政、繳費、快遞、洗車、早教等各種生活服務在手機端解決;有朋友來做客不用下樓去接,只需發個二維碼給他就可以掃描進入小區大門。
一句話概括,互聯網雖能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但真正結合了互聯網的產品,才能真正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