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告,此1億股約占綠城已發行股本總額約4.627%,獲取此部分之后,中交集團將擁有綠城合約6.25億股股份,股本占比約28.912%,將成為綠城的第一大股東。
5月18日,綠城中國(03900.HK,下稱“綠城”)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獲悉,中交集團(下稱“中交”)透過全資附屬公司中交房地產有限公司同意以每股11.46港元收購綠城中國1億股的普通股股份,預期有關收購將于2015年6月16日或前后完成。
公告顯示,中交此次是通過買入原綠城執行董事羅釗明控制的“Tandellen Group Limited”持有綠城股份1億股完成了增持。對于交易目的,綠城公告中稱,相信中交的全球資源優勢和央企背景,能為綠城在獲得土地、拓展境內外融資渠道、降低財務成本等方面提供強大支持。
根據公告,此1億股約占綠城已發行股本總額約4.627%,獲取此部分之后,中交將擁有綠城合約6.25億股股份,股本占比約28.912%,將成為綠城的第一大股東。
而在之前,綠城的第一大股東為中交和九龍倉,至此中交一舉成為綠城的第一大股東。
在今年3月綠城發布的公告顯示,宋衛平及壽柏年于合共4.00621億股股份(不包括購股權)中擁有或視為擁有權益,相當于公告日期綠城中國已發行股本總數約18.538%,而中交集團(透過中交香港)于5.25億股股份中擁有權益,相當于公告日期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約24.287%。
5月18日公告之后,綠城最新的大股東排序則變為中交、九龍倉、宋衛平、壽柏年和夏一波。
有報道稱,中交總經濟師兼中交國際(香港)董事長劉文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收購綠城之后,他們正在考慮進行戰略重組,整合中交旗下的房地產業務。
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分析師盧文曦認為,目前地產公司中做豪宅的越來越少,因為對于開發商的資金要求很高,而中交的土地儲備也較多,這一特點利于未來綠城做不同產品,而不是局限于豪宅。此前宋衛平也曾透露,該公司可能未來會開發更多的剛需樓盤,不排除這會成為中交入主綠城的新戰略。宋衛平曾對外稱,綠城的剛需新產品利潤率可能為5%~7%,房地產未來將從暴利時代轉向“賺不到什么錢的時代”。
但是業內也對此表示懷疑,畢竟綠城之前開發剛需樓盤的經驗不足。也有一種聲音認為綠城要加強園區服務獲取利潤,未來其項目不僅配套酒店、醫院,甚至還有公開教室和社區禪堂、教堂等,服務項目涵蓋了業主所需的醫、食、住、行各個層面,但該觀點目前并未獲得證實。
資料顯示,中交在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央企中排名第20位,房地產已經被認定為中交未來的主業之一。2010年中房集團整體并入中交,中交成為國資委確定的16家房地產央企之一。
目前綠城董事會共有6席董事席位,包括執行董事四名,宋衛平、壽柏年,以及中交代表朱碧新與孫國強;九龍倉方面則占據兩席非執行董事席位,分別為內地首席負責人周安橋,九龍倉集團財務總監徐耀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