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開盤日熱銷38億元、創下全國年度單盤單日銷售紀錄的中建·國際港,于6月7日加推三期住宅產品,雖經過前期的“排卡蓄客”,開盤當日到達現場的購房者為數不少,但相較于之前中建·國際港開盤“日光”的歷史來看,此次其推出最后的住宅產品銷售情況并沒有預期中理想,戶型設計上的缺陷成為中建·國際港尾盤銷售的最大短板。
據銷售人員介紹,6月7日中建·國際港加推三期住宅產品,也是最后一期住宅,此次推出10號樓共計139套房源,戶型為51平方米一居室、86和97平方米兩居室、100平方米三居室,統一價格29500元/平方米,較上期開盤漲價5000元/平方米。北京商報記者從市住建委網站了解到,中建·國際港三期住宅項目于5月21日拿證。
與前兩期住宅產品不同的是,此次開盤的10號樓為板塔結合,戶型設計上存在較大缺陷。一層9戶,兩部電梯,上下樓較為不便。因是期房銷售,開發商中海地產也未設計樣板間,不過從標準層平面圖來看,每層都是長長的拐角L形走廊,會稍顯壓抑。主要問題在于9戶中只有100平方米三居室南北通透、86平方米兩居室東西通透,其余戶型均不通透;而4個朝南的兩居室戶型,其中小臥室窗戶面對天井,幾乎無陽光照射。
從銷售情況來看,三居室和一居室“去化”速度最快,開盤當天100平方米三居室全部售罄、51平方米一居室還剩余少量房源,其他戶型房源銷售情況不是太好。因三居室為南北通透戶型、一居室總價較低的屬性,兩種戶型很快售罄;其余的房源因戶型設計上存在的短板,銷售情況很不理想。
中建·國際港是由中海地產開發,2013年中海地產旗下的中建·國際港和中建·國際公館開盤逆市熱銷,中建·國際港更是創下了開盤日銷售38億元的全國年度單盤單日銷售紀錄。同樣,2014年中建·國際港開盤的兩棟商業辦公樓在開盤當日即售罄,當時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中建·國際港的表現顯得極為亮眼。
此次三期住宅樓的銷售情況并未延續“日光”傳奇,只有戶型較好的三居室和總價較低的一居室銷售情況比較理想,其余戶型銷售情況不太樂觀。北京商報記者以購房者身份來到售樓處時,售樓處僅有兩名銷售人員,大廳的燈也沒開,銷售人員稱,現在銷售房源還不到一半。
北京商報記者 賴大臣 彭耀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