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閩籍房企龍頭的泰禾集團近期利好頻頻。除了在國內兩大權威房地產行業數據研究機構公布的“中考業績榜”中表現出色外,金融方面,就在泰禾公布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后,其40億元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也順利獲批。集團在“大金融”產業鏈上的接連落子,使其布局已久的輕資產模式初現端倪。
6月底,國內兩大權威房地產行業數據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和“克而瑞(CRIC)研究中心”相繼公布全國房企“中考業績”。業績數據顯示,2015上半年,泰禾銷售額達11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借此,泰禾在一如既往躋身“全國30強”的同時,拿下克而瑞全國房企中期銷售業績TOP 100中的第26位,坐穩閩籍房企龍頭位置。市場人士分析,泰禾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靈活的營銷策略,是其領跑樓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主業業績笑傲市場外,2015上半年,泰禾在金融方面也頻繁落子。繼4月宣布“以房地產為核心,以金融和投資為兩翼”的“一核兩翼”發展戰略后,泰禾在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設立注冊資金為10億的金控平臺,并入股深圳吉屋,試水房產電商。此后,泰禾又與福建能源集團等多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海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福建第一家(廈門除外)一級法人壽險機構的建立。
至此,泰禾已在金融、證券、保險及互聯網+產業全面布局,接下來,集團內部相關人士透露,2015下半年,還會有一些列轉型動作:“我們的最終目標是依托房地產主業,把泰禾打造成一家金融投資型的‘輕資產’企業。”
事實上,泰禾的大金融野心早已初現端倪。集團實際控制人、公司董事長黃其森本人出身銀行,始終堅持“不懂金融就做不好房地產”。為此,泰禾在資本市場上也是動作頻頻。此前,集團公告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93,470,286股,發行價不低于13.63元/股(調整后),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東區項目、泰禾廈門院子項目、泰禾寧德紅樹林項目以及償還金融機構借款。7月8日,泰禾集團發布公告稱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已獲批,同日,黃其森宣布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額不低于1.5億元。據悉,這是泰禾自2010年借殼福建三農后首次發行股票,券商人士認為,此舉有利于優化泰禾資金結構,提升其抗風險能力。
而就在此項事宜獲批前,7月1日,泰禾公告披露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此次員工持股計劃擬在6個月內分3期實施,總規模不超過12億元,并通過二級市場購買等法律法規許可的方式完成標的股票的購買。參與對象為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管理骨干和稀缺崗位人員,擬參與人數不超過500人。計劃(草案)還披露,此次員工持股按照不超過2:1的比例設立優先級份額和劣后級份額,大股東福建泰禾投資有限公司承擔動態補倉及優先級本息差額補足義務,并為優先級本息提供質押擔保。
該計劃一經公布即在地產行業獲得廣泛關注。此前,萬科、龍湖、碧桂園等以“合伙人”思路推出了各項舉措。業內人士分析,與萬科的“事業合伙人制”相比,泰禾此舉雖只限于員工持股層面,但由于民營房企股權普遍比較集中,此持股計劃已經是“一個創舉”。據悉,在A股已披露員工持股計劃的160多家上市公司中,泰禾集團員工持股比例已相對較高。
市場人士指出,短期內接連祭出實際控制人增持和員工持股計劃,顯示出泰禾對未來前景的樂觀態度,加之下半年樓市回暖可期,在充足資金和“遍地開花”產品的雙重保障下,泰禾2015下半年將有望實現高增長,并助力其長遠的轉型升級。
(文/楊涵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