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董家聲)限購年代積極出走北京的首創置業正在飽嘗苦果。日前首創置業發布盈利預警公告稱,由于集團北京核心地段可供銷售和結算項目減少,故上半年北京地區高毛利項目銷售收入下跌,進而影響到凈利潤,預計將下跌20%-30%。
首創置業公告顯示,相對于截至2014年上半年未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億元,截至2015年上半年未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將下跌20%-30%。在解釋利潤下滑原因時,首創置業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北京核心地段可供銷售和結算項目減少。
事實上,無論從銷售面積還是金額上來看,首創置業的表現都不能算差。截至2015年6月底,首創置業累計實現簽約面積約119.9萬平方米,同比上升64.1%,簽約金額約121.2億元,同比上升78.9%。此外,截至2015年6月底,公司尚有認購未換簽金額約13.7億元正在辦理換簽手續。
“凈利潤下滑與該公司上半年位于一線城市溢價率較高的樓盤占比較少直接相關”,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即便是在北京,首創置業在售樓盤也多是位于遠郊區域的剛需項目,能給企業帶來的利潤不可能太高。
同時,受前兩年限購政策影響,首創置業展開全國性布局。先后進入環渤海區域、中西南區域、珠三角區域及長三角區域等,進駐超過20個城市。但與一線城市樓盤價格堅挺、溢價空間大相比,其他城市項目去化遲緩,利潤空間也相對有限。此外,首創置業與部分房企迅速回歸一線城市相比,動作又顯得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