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2日電(房產頻道 陸肖肖)在今日召開的2015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中國房地產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在會上表示,隨著銷量的回升,中國房地產市場近期明顯回暖,一些城市的房價逐步止跌企穩或略有回升。他預計,在信貸政策和住房公積金政策的持續支持下,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還會繼續釋放,今年的銷售量肯定會好于去年。但由于受政策環境變化和國家宏觀經濟轉型等因素影響,房地產行業高增長、高利潤時代已經終結。

“3月下旬以來,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二季度,全國的房地產市場明顯回暖”,朱中一談到,1-6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9%,其中6月份增長16%;商品房銷售額一季度同比下降9.3%,上半年增長10%,為經濟的穩增長做出了貢獻。他還預測,7、8月份由于季節性等原因,全國商品房的銷售量估計低于6月當月的銷售量,這與近幾年的情況相似。
對于房價問題,朱中一表示,隨著銷售量的回升,一些地方的房價也逐步止跌企穩或略有回升。二季度房價環比上漲的主要是深圳等一線城市和少數的熱點城市,多數的二線城市房價總體平穩,大部分三線城市房價仍在下降,但降幅收窄。7月份,一些城市隨著住房成交量的環比下降和股市的深度調整,房價的漲幅也在趨緩,深圳也是如此。
朱中一預測,今年的后幾個月,在信貸政策和住房公積金政策的繼續支持下,自住性、改善性需求還會繼續釋放,全年的銷售量肯定會好于去年。除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價溫和上漲外,多數城市的房價會總體穩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產逐步回暖的同時,仍有部分問題待解。朱中一提到,一些三四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商品房去庫存壓力依然很大,一線城市和多數二線城市從4月起商品住宅去庫存的速度有所加快,如5月末,全國商品住宅的待售面積比4月末減少了121萬平方米,6月末比5月末又減少了191萬平方米,但三、四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特別是東北、西北和華北的有些城市去庫存壓力仍然較大。另外,就全國而言,盡管商品住宅的待售面積在減少,但商業營業用房和辦公樓待售面積在繼續增加。有些地方去庫存壓力大與那里產業發展不均衡或傳統產業轉型緩慢、內生動力不足、人口聚集能力不足和居民消費能力有限有關;有些地方去庫存壓力大與那里在建規模大有關。
朱中一還談到,我國的房地產業經過了十幾年快速發展后,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已發生了明顯變化。就全國來說,已由過去的供不應求轉向供求總體平衡。再加上政策環境的變化和國家宏觀經濟正處于轉型中,房地產行業高增長、高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今后將進入按需求開發的時代、既注重品質又注重性價比、并能提供配套服務的時代,房地產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中新網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