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趙翰露)昨天上午,綠地集團股票上市儀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舉行。9時30分,綠地控股(600606.SH)以25.10元/股開盤,正式登陸A股,市值居房地產板塊首位。綠地整體上市,也意味著上海國資領域最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成功落地。
以昨天開盤價25.10元/股計算,綠地控股最新動態市值達3054億元,位居A股兩市市值第16位、房地產行業板塊首位。
作為本輪國資國企改革中率先成功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型樣本,綠地推出的重組方案極具改革創新色彩。自1992年創立以來,綠地曾經歷多輪體制變革:1997年股份制改造形成了國有控股、職工持股的現代股份制格局;2013年通過公開市場引進戰略投資者,形成國有及多種成分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格局。去年3月,綠地整體上市重組方案首次披露;今年6月,中國證監會正式下發對綠地重組方案的核準批復。至昨日成功上市,這一國資領域最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成功落地。
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雖然綠地每次企業改制所面臨的環境不同,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有差異,但總的趨勢是不斷深化混合所有制內涵,推動企業股權更加多元化,體制機制更加市場化、公眾化、國際化,從而不斷激發企業的活力、動力和競爭力。
隨著在A股整體上市,綠地完成了橫跨A 股及H股多家上市公司的資本平臺布局,業務涉及房地產、金融、基建、汽車、園林等多個行業,“綠地系”已初具雛形。未來,綠地將推動房地產主業實現從偏重規模到偏重盈利、從偏重開發到開發運營并重、從偏重國內開發到全球同步開發轉變。同時,加快發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等三個重點領域。其中,“大基建”領域將重點發展地鐵產業,并牽頭發起國內首支千億規模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PPP產業基金,“大金融”領域將積極發展具有綠地特色的綜合金融業務,“大消費”領域將重點發展進口商品直銷、汽車服務、酒店、旅游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