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從中國第一座超高層鋼結構建筑深圳發展中心大廈到中國最大的單體鋼結構建筑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再到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作為中國鋼結構建筑領域的領航者,中建鋼構的發展歷史上從不缺乏“第一”。
近日,記者探訪了正在建設中的上海浦東金融廣場項目,該項目由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上海建工一建集團總承包,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負責鋼結構安裝,建成后將成為陸家嘴金融城的新地標。
據陸家嘴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浦東金融廣場項目經理邱經緯介紹:“浦東金融廣場是在建國內最大鋼結構商業單體建筑,今年年底完成全部主體結構封頂,計劃2017年竣工使用。”
中建鋼構華東大區負責浦東金融廣場的項目經理郭川介紹稱:“浦東金融廣場采用‘三個塔樓+裙房設計’,分別對應三幢甲級辦公樓和一個大型商業中心,目前三個塔樓已經全部封頂,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主體結構封頂。”
圖為浦東金融廣場項目效果圖
中國在建最大鋼結構單體商業建筑
據悉,浦東金融廣場項目地處上海的核心金融區,北臨世紀大道,南至商城路,東起南泉北路,西臨浦東南路,總占地面積4.8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7.2萬平方米,地上30.9萬平方米,地下16.3萬平方米,項目包括三幢甲級辦公樓、一座大型高級商業中心、一個地面公交換乘樞紐站,其中辦公面積約18萬平方米,商業面積約12萬平方米,車庫面積約15萬平方米。
“這個項目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商業中心是目前國內在建最大的純鋼結構單體商業建筑,從整個項目來說,用鋼量約5.8萬噸,而單是商業中心的用鋼量就達到3.7萬噸,這在商業建筑上也是很少見的。” 郭川介紹稱。
記者隨之與施工隊伍一起來到塔樓上方俯瞰這座國內最大的純鋼結構單體商業建筑,只見整個商業中心建筑鑲嵌在上海繁華的市中心,毗鄰上海中心和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夕陽西下,也為整個商業中心鍍了一層金邊。
上圖為正在施工中的浦東金融廣場項目商業建筑部分
正是擁有國內目前在建最大的純鋼結構單體商業建筑,該項目的施工難度也相應而來。首先,從施工角度講,項目工程結構形式復雜, 其中最大鋼結構構件重量達18噸,最大板厚70毫米,同時,T3塔樓吊掛結構、塔冠,商業樓中庭大型懸挑梁也是施工難點部位;其次,從施工管理角度看,該項目工期時間短,于去年年底開始施工,于今年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時間緊任務重;第三,項目地處浦東新區核心繁華地段,施工場地面積狹窄,在保證施工節點的同時,不能影響周邊正常交通秩序和人員安全,給施工節點的保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郭川介紹:“我們首先制定了項目的總體管理計劃,通過精益化管理,將施工節點細分到月、周、日,形成了一本微型項目管理手冊,人手一本,保證責任到人;然后,針對施工中遇到的問題,成立項目重難點攻關小組,比如針對大型懸挑梁和塔冠結構施工這一難點,我們設計采用專用鋼索拉設懸挑梁,為懸挑結構安裝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時減少了措施材料;最后,為了不影響周邊正常交通,項目部合理安排構件進場順序,所有運輸車輛夜間進場。”
此外,項目部自開工伊始就制定了綠色施工目標,結合鋼結構自身作為綠色建材的一大優勢,從節材、節地、節能、節水、環境保護等五大方面打造綠色建筑,全面踐行綠色施工理念。
項目主力軍:崛起的90后
據該項目書記郭向麗介紹,浦東金融廣場項目的主力軍是一批年輕人,平均年齡27歲,80后、90后占比90%。
“我們實行的是導師帶徒的方式,對新員工進行“傳、幫、帶”,更為重要的是,師傅對徒弟實行“連帶責任制”,也就是說項目質量和安全由師傅來負責和監管,這樣一方面減少了年輕人的心理壓力,讓年輕人敢闖敢拼,一方面也促使師傅責任心的提升。”郭川說道。
“不同于我們以往對90后的印象,我覺得他們能夠吃苦耐勞,而且學習能力非常強。”浦東金融廣場項目生產經理李偉杰稱,而他正是一名90后的帶教人。
“我徒弟也是一名90后,工作內容為安全監督,每天要在塔樓樓頂進行旁站監督,從施工開始到結束,有時一天在上面要待10個小時,不管風刮日曬,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最初我是帶著他發現問題,教他怎么看施工步驟怎么發現其中的問題,現在他已經可以一個人勝任了。”李偉杰稱。
項目總工程師常永強今年29歲,是“加班達人”,截止目前,完成國家實用性新型專利申報5項、QC成果發布1項并獲得國家二等獎,發表專業論文3篇,優秀技術總結5項,創新創效金點子3條。
記者了解到,隨著上海浦東金融廣場在年底迎來全部主體結構的封頂,該項目也將于2017年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