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里安裝了20部寬敞、明亮的新電梯,近日成為西城區椿樹園社區鄰里之間最樂于談論的事,盼望多年的老舊電梯安全隱患問題終于得以解決,據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城去年采取政府救濟制度,撥款2339萬元更新了60部電梯,今年仍將繼續撥款2000萬元用于電梯改造工程,繼續為百姓做實事。據了解,今年城六區還將選取6幢6層及6層以下老舊小區住宅,選取3至4個單元,以財政撥款的方式試點安裝外掛型電梯。目前正在進行篩選工作,預計年內將啟動實施。
家住椿樹園10號樓的孫女士說,從1999年搬到小區,電梯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18層樓,每層14戶,但常年只開一部電梯,高峰時期想擠上電梯特別不容易,我住6樓平時都是走下樓去。原來的老電梯年久失修也經常出故障,居民們都特別擔心。”不過從去年9月至12月,椿樹園內9棟回遷樓相繼更新了電梯,20部電梯寬敞明亮,居民再也不用苦等電梯了。
據市質監局特設處副處長陳輝介紹,對于產權主體不清、資金政策不明的電梯,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任務,要求各區縣政府建立救濟制度,采取財政補貼的方式消除安全隱患。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所有區縣均已全面建立產權主體不清、維修資金不足的政府救濟機制,其中:海淀區印發《關于推進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大修工作的實施意見》、東城區建立800萬元應急資金池,西城區建立老舊電梯安全隱患評估和財政出資更換電梯的制度,由區政府牽頭消除住宅電梯安全隱患。
此外對于責任主體明確,但運行風險較大的公共交通、商場、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電梯,由市財政出資,市質監局牽頭,組織技術機構對公共場所電梯開展風險評估,由行業主管部門監督責任單位落實安全隱患整改資金。2015年,共完成3956臺高風險電梯安全評估,評估結果經通報主責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質監部門將對相關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后向社會公布。
陳輝透露,今年城六區還將選取6幢6層及6層以下老舊小區住宅,選取3至4個單元,以財政撥款的方式試點安裝外掛型電梯。目前正在進行篩選工作,預計年內將啟動實施。市質監局將嘗試引入社會資本以及采用金融租賃等創新手段,解決老舊住宅電梯更新和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資金難題。
同時繼續開展老舊住宅等高風險電梯安全評估預警,與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政策和政府救濟制度進行有效銜接,進一步完善電梯風險預警通報和隱患治理綜合機制。組建電梯應急救援隊伍,利用科技手段和大數據技術提升電梯安全水平。
文/本報記者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