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迭出的同時,房企資金面備受關注。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今年以來房地產業發債規模超過4500億元。公告顯示,6月共有金融街、榮盛發展、云南城投、銀億股份四家A股上市房企發行公司債,發行規模合計41.5億元。房企債券發行利率呈現分化走勢。這四家房企所發公司債票面利率最低為3.85%,最高為7.03%,相差懸殊。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房企來說,最寬松的融資窗口期或已過去,后續融資壓力將上升。
倚重公司債
易居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1-5月,在A股上市房企中,發債規模排名前五位的是保利地產、華夏幸福、金科股份、泰禾集團和信達地產。
廣發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上市房企的分化趨勢依舊,規模房企憑借良好聲譽以及較強綜合實力,在公司債發行規模和發行成本方面均顯示出較強優勢。金融街5年期公司債票面利率為3.85%,而銀億股份7年期公司債票面利率達7.03%。
廣發證券分析師樂加棟表示,公司債是上市房企主要依賴的融資渠道。香港上市的內地房企在境內發行公司債的趨勢不變。5月共監測到萬達商業、龍光地產、富力地產4家香港上市內地房企成功發行境內公司債,發行規模合計221億元。其中,萬達商業5月發行境內公司債規模最大,發行第二期和第三期共兩期公司債。其中第二期規模80億元,第三期規模50億元,票面利率均為3.95%,期限均為5年。
明源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劉策表示,房企提升凈資產收益率最有效的做法是借助杠桿,但前提是風險可控。很多房企拿不到低利率融資,而高利率融資對經營回報有更高要求。
由于國企背景的房地產企業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在土地拍賣中占有優勢。寶龍地產副總裁黃永華表示,上半年大部分“地王”被央企或國企背景的房地產企業拿走,民企拿到的很少。民企雖然有擴張的意愿,但在拿地過程中比較謹慎。
發債規模或下降
近期樓市銷售回暖也是房企大規模發債的原因之一。首創證券分析師王劍輝表示,部分房企利用低資金成本豪賭一二線城市優質資源的情緒依然高漲,也有觀點認為部分國企背景房企是為了在國企改革和重組中占得先機。總體來看,此前房地產市場政策措施以及需求的集中爆發所引發的投資基礎較薄弱、資產價格持續上漲的堅定預期也有所動搖,下半年市場投資端依然面臨一定回調壓力。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房企發行公司債的規模總體會處于下行趨勢,這與房地產整體市場成交下行有一定相關性。上半年房地產市場交易顯著回升,刺激了企業擴大投資,因此公司債發行規模較大,但目前市場交易量有所下行。
樂加棟認為,隨著金融市場進一步規范,疊加當前市場資金面整體仍較寬松等因素,預計未來公司債將繼續受到規模房企的青睞。
嚴躍進表示,對于部分房企來說,憑借較低廉的融資成本,在后續戰略擴張方面會有較大優勢。整體而言,A股上市房企公司債的融資成本略有上升。對房企來說,最寬松的融資窗口期或已過去,后續融資壓力將上升。
野村中國地產研究部主管高劍鋒表示,某些房企規模很大,但負債率和現金流存在某些問題,因此應對房企發債進行明確和嚴格的細化。某些房企的債券募集說明書提到,債券持有人可以在某些時間點要求房企贖回債券。在市場下行時,企業的現金流本身就會出現短缺情況,此時如果投資者要求贖回債券,則企業的現金流將遭遇很大壓力。記者 彭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