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淀區教委剛剛發布的《海淀區中小學科技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未來三年,科技教育將成為海淀教育新亮點。2017年底前,海淀將實現“每所學校都有科技社團、特色發展項目”的目標。三年后海淀區將對中小學生進行“科學素養”評價。
明年建60所區級示范校
在海淀的科技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中,每年都有分項任務:
明年海淀將重新修訂《海淀區中小學科技教育示范學校評價指標》, 2015年下半年開展區級科技示范校評估認定工作,力爭有60所中小學達到區級科技示范校標準。
2016年將建立3個科技名師工作室或科技項目工作室,選送一線科技教師參與培訓和項目研究與開發。在北部地區建設“科普創意館”和“小小科技園”,加大科學普惠力度,促進區域科技教育均衡發展。
2017年底前,將成立海淀區青少年科學院,在區屬學校、活動中心成立10個海淀區青少年科學院分院,為全區開展中小學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作。
同時,海淀將完善學生科技社團管理體系。根據學校科技教育發展狀況,按優質社團、發展中社團、新建社團三個等級分類并分別給予扶持。出臺《海淀區中小學學生社團管理辦法》,實行社團分類定級,每年對學生科技社團水平進行評定。并制定《海淀區中小學生科學素養評價標準》,2017年完成全區中小學生科學素養評價工作。
三年建百個科技實驗室
目前,海淀區共有北京市學生金鵬科技團8個,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范學校27所。2016年,海淀將力爭有30所學校被評為市級科技示范校。2017年,力爭區內金鵬科技團達到10個。
海淀區將鼓勵學校建設數字科技館、科普長廊、移動科技館等科技場所,通過科普圖書、科普劇、科技展示、科技活動等形式進行科學普及。鼓勵學校利用科學實驗室、天文館、模擬飛行教室、航模教室等設施,為學生開展科技教育活動提供平臺。2017年底前,區教委將扶持建設100個科技實驗室、100個科技教室或活動室,為學生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活動提供條件。
與高校聯動培養拔尖人才
海淀還將組織中小學生走進高校、科研機構、高新企業的重點實驗室、高科技工廠開展學習研究,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邀請各類專家和團隊走進校園,指導開展科技教育活動。區教委每年統籌一批高校、科研機構、部隊等單位,幫扶20所中小學發展科技教育。
海淀將繼續實施“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千人計劃”,鼓勵學校結合青少年科學院的建設,聘請科研導師,發現培養優秀學生,借助科研院所的重點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發揮大中小聯動創新人才培養鏈作用,開展創新性、拔尖性人才前期培養工作。
(記者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