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波哥大5月24日電 專訪|哥倫比亞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哥中戰略伙伴關系注入新動力——訪哥倫比亞對外大學教授莉娜·盧納
新華社記者李子健
哥倫比亞對外大學教授莉娜·盧納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哥倫比亞正式加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該國對外政策的“歷史性一步”,更為哥中戰略伙伴關系注入新動力,兩國合作有望邁向更高水平、更廣領域。
5月14日,中哥兩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哥倫比亞共和國政府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哥倫比亞正式加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
盧納指出,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哥倫比亞而言是“歷史性一步”。她說,這一倡議有望幫助哥倫比亞從長期關注國內沖突等傳統難題,轉向發掘新的經濟發展機遇。例如,將自身打造為區域物流中心,改善本國境內及與鄰國的產品運輸效率,惠及民眾,并助力哥倫比亞在拉美地區及全球的地位提升。
談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如何有效對接哥倫比亞國家發展規劃,盧納認為,哥倫比亞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技術、經驗和資金支持有望對哥倫比亞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她強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能更精準地契合哥倫比亞實際需求,助力該國制定出更符合自身國情、更注重長遠福祉的發展規劃。
除了基礎設施領域,盧納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還將促進哥中兩國在技術轉讓、農業科技等更廣泛領域合作。例如,哥倫比亞“擁有巨大生物多樣性潛力”,可以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建立研發中心,提升咖啡、可可、花卉等特色農產品附加值,同時在減貧、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進展。
展望未來,盧納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哥中戰略伙伴關系和拉中合作更上一層樓抱有熱切期待。她指出,拉美區域一體化的首要問題“就是缺乏一體化所需的基礎設施”。在此背景下,哥倫比亞可以抓住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在實現自身發展同時,在區域合作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她說,通過與中國合作,哥倫比亞有望發揮地理位置的優勢,與鄰國一起尋求共同發展之策,為促進地區繁榮與穩定乃至構建更美好的全球未來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