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派出所所長12年,幾乎沒有節假日,長年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說出來你可能不太相信,不過這確實是一名基層派出所所長十多年來的真實工作狀態。他把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用心用情守護一方平安。他就是有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的丹鳳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所長白引宏。
派出所工作長年處于超負荷狀態
今年43歲的白引宏在城關派出所所長這個崗位上已經干了4年,加上原來在寺坪派出所8年時間,他先后當了12年所長。談及基層派出所工作最大的感受,在白引宏看來,就是“人少、事多、壓力大”。人少,主要是警力不足問題。城關派出所現有警力31人,其中正式受銜民警9人,社會化管理協勤人員22人。派出所管轄15個社區、9個行政村7.17萬人。實有警力與轄區人口比例為萬分之4.3,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數萬分之12,因為人太少,民警們都不敢休假,一休假值班執勤人員就拉不開栓。
事多,就是派出所工作量大。目前基層派出所工作紛繁復雜,刑事、治安、消防、禁毒、接處警、警衛安保都要管,各類案件都要辦,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務就是調解矛盾糾紛和解決信訪問題。
壓力大,表現在工作任務艱巨、繁雜瑣碎,長年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一些民警調侃說,“很苦、很累、很煩、很難”,許多民警是以犧牲健康、消耗生命為代價在堅持,實在不容易。
所長帶頭處理好每一起警情
基層派出所承擔著維護一方平安的責任,公安民警在百姓眼中就是守護神。在日常工作中,城關所的接處警量在全縣最大,占全縣10個派出所接處警總量的一大半以上。而在日常接處警中,非警務警情占比最少要到三分之一。而作為所長必須帶好頭,處理好每一起警情。2013年5月5日上午9時許,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來到城關派出所讓民警幫忙找人。原來老人叫王彤洲,今年67歲,家住臺灣高雄縣三民區,祖籍陜西丹鳳,他來丹鳳是要尋找失散了近半個世紀的丹鳳籍親人。白引宏熱心接待老人,了解情況后,他立即安排民警查找,并帶領民警迅速調查走訪,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老人日思夜想的親人。
2014年4月22日,一商州籍少年因迷戀上網,厭學逃學走失,家長隨即電話求助派出所。身為人父的白引宏理解孩子離家出走后父母的揪心,白引宏利用公安人口信息系統進行核對并打印出孩子的照片,當即帶領7名民警,兵分4路,對縣城12家網吧和89家小旅店連夜進行排查,經過連續20多小時的查找,終于在一家小網吧找到了少年。
白引宏說,按照職能說,派出所工作責任是維護轄區社會治安穩定,做好治安防范、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矛盾化解、服務群眾等基礎防范管控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派出所的工作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千奇百怪,這就要求民警需要更加耐心細心地為民服務。
“基層民警就是‘苦并踏實著’”
白引宏坦言,他總覺得一天的時間不夠用,事情太多,忙不過來。每天早上7點起床,到晚11點前是不能休息的。早上7:30時到所里吃早飯,7:50左右開始辦公。一進辦公室門,就開始接待群眾,調處矛盾糾紛,研究處理案子,安排民警執勤值班,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是參加各類會議。大量發案集中在后半天和晚上,稍微大一些的案子所長都要到場,研究分析案情,指導協調處理,因此,晚上11點前就別想回家休息。冬季、春季是一年中最忙的兩個季節,流動人口多,案件高發,矛盾糾紛偏多,費時費力,晚上回家就更遲一些。
“城關派出所實行三個警隊輪流三天值班模式,主要是考慮到有利于處理值班期間受理的警情。”白引宏說,一個主班值三天,另兩個隊備勤且正常工作,主班值三天休息一天,接著正常上班。值班期間民警吃住都在所里,日均工作時間在11個小時以上,幾乎沒有正常的節假日。每到逢年過節,恰恰是民警最忙的時候。“作為派出所負責人的他沒有休過年假,正常的公休假都沒時間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