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洛南縣移民辦獲悉,近年來該縣堅持集中安置、城鎮化安置、樓房化安置為主及避災和特困戶優先搬遷的原則,累計完成了搬遷群眾1.52萬戶6.08萬人,建設集中安置點94個,集中安置群眾13786戶55144人,集中安置率達到90.7%,使全縣城鎮化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
后續服務和產業扶持是實現穩得住,能致富的基礎,也是實現群眾增收致富的根本,為此,洛南縣一方面推行社區化管理,一方面多措并舉實施產業扶持。后續管理方面:先后在石門、景村、永豐、保安、古城等移民新區,配建了衛生室、健身廣場、圖書閱覽室、垃圾填埋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累計建成人飲、道路、河堤、衛生室、幼兒園等各類項目349個,滿足了搬遷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圍繞“五大洛牌”產業,因地制宜發展適應本地區環境資源特征的特色產業,實行“一點一策,一戶一法”的辦法不斷擴大搬遷群眾的致富就業渠道,先后在石門河西移民新區發展種植了30萬袋香菇,保安街移民新區就地轉移搬遷群眾加入專業蔬菜種植社126戶,草編合作社249戶。產業扶持方面:結合移民搬遷安置點產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對全縣移民搬遷戶分類、分層次、分形式、多渠進行產業技能培訓。通過甄別分類、技術培訓、基地實踐、崗位就業、上門指導、家庭生產、信息咨詢等一系列技能培訓流程,切實增強搬遷農民的自身技能,提高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和創業能力。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搬遷群眾300余期,實現就近就業1.26萬人。將土地整理、小流域治理、農業綜合開發等農業基礎設施項目以及小額信貸、產業發展、“雨露計劃”、大學生助學貸款、連片開發產業補助等各類扶貧項目進行整合,優先保證搬遷戶中的貧困戶得到扶持,爭取做到扶持一戶,脫貧一戶。(張力 華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