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見習記者 程思凡 葛思棟)近年來,南京市浦口區對口幫扶鎮安縣聯絡組密切指導青樹村黨支部工作,以多種黨建活動為載體,創新推行民族先鋒工程,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為了推動黨建工作與改革發展、生產經營、民族團結深度融合,發揮黨員在經濟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村里組建起1個產業園區黨支部、1個特色養殖產業黨小組,8個片區黨小組,由這些黨支部或黨小組成員中的優秀分子帶動養殖戶發展產業,并由他們給大家提供養殖技術、產業鏈延伸以及銷售等方面的幫助,目前,村中畜牧產業上涵蓋黨員12人,帶聯農戶95戶;發展清真餐飲產業160多家,帶動1000多人就業。
村中按照“全域是景區、處處是景點、戶戶有風景”的要求,統籌推進,在切實治理“臟亂差”的同時,由村黨支部帶領全村群眾,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著力打造青樹村鄉村振興示范村、程家川生態康養旅游區,讓生態和經濟同向而行,使民族地區的文化品位、民俗鄉風等內涵魅力值大增。
積極推行“黨建+基層治理”的社會管理模式。在村內劃分片區,由黨員干部任片長,群眾有事先找片長,小事片長解決,大事再到村委會;同時,選一些覺悟高、責任心強的黨員為群眾監督員,對于村中社會治理方面的不文明現象等進行監督,對于破壞和諧和影響經濟發展的行為及時制止并上報村支部。
同時,借鑒浦口等地經驗,多渠道宣講宣傳黨的民族工作政策、國家東西部協作成效、民族團結紅色故事、睦鄰友好身邊事跡。通過建立“紅黑榜制度”,定期評選“好公公、好婆婆、好兒媳”等群眾身邊的標桿,引導回漢群眾揚正氣、講文明、樹新風。“原本以為黨建離我們很遠,其實黨建就在我們身邊,現在,鄰里關系越來越和諧了,互幫互助的情況越來越多。”面對鄉村產業的發展、風氣的改善,青樹村好兒媳連光霞高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