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2025電子商務大會聚焦電商發展新趨勢 專家稱
品質創新是電商發展“壓艙石”
9月10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作為服貿會的主要活動之一,2025電子商務大會也在同日舉辦。本屆大會以“數智引領·品質創新”為主題,會聚政府、企業、國際組織及專家代表500余人,共同探討電商在促消費、穩外貿方面的核心作用與發展路徑。與會專家和行業人士表示,品質創新是電商發展的“壓艙石”,消費體驗升級、品牌價值重塑帶動電商行業品質化浪潮。
“品質電商”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截至目前,服貿會已成功舉辦11屆,見證了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開放創新、蓬勃發展的歷程。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9萬億元,同比增長8%,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與會專家分析認為,在數智化與品質創新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的雙向賦能下,電子商務正成為拉動國內消費增長的重要引擎。以北京市為例,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7月,北京市網上零售額達3035.09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9.55%,高出全國14.64個百分點。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陳軍在致辭中透露:“北京市網絡零售規上批零企業近1900家,擁有5個國家電商示范基地、14家國家電商示范企業,跨境電商多項試點政策落地。”
據了解,“品質電商”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與輝同行董事長、總經理董宇輝認為,直播電商其實是被新技術加持下的傳統行業,本質是零售行業。而零售業的核心是以消費者為核心,為消費者服務。從去年開始,董宇輝及團隊陸續前往農產品產業帶,比如重慶奉節臍橙產業帶、杭州茶葉產業帶、潛江小龍蝦產業帶等,為不同產業帶創造不同價值。除了為產業帶創收,直播前,與輝同行也會和商家探討精簡配料表,檢測并審核農殘、微生物等標準,幫助商家提升發貨標準和售后流程。
“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因為消費者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買得放心,哪放心去哪買。”董宇輝說。
中國商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姜明指出,2025年是我國電商行業在機遇與挑戰中深化轉型的關鍵一年。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本屆大會將主題定為“數智引領·品質創新”,可謂精準把握行業脈搏、恰逢其時,為電商行業劃定了發展航向。其中,“數智引領”是“加速度”,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智技術為行業帶來顛覆性變革;“品質創新”是“壓艙石”,消費體驗升級、品牌價值重塑帶動行業品質化浪潮。
新興技術仍面臨技術法律等挑戰
近年來,中國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穩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服務業梯度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持續加強服務貿易標準化工作,推動服務領域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
來自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9萬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服務出口1.7萬億元,增長15%。服務出口在對外貿易總出口中占比11.5%,比上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服務出口的快速增長主要來自運輸、旅行等傳統服務貿易領域。上半年,運輸服務出口4185億元,增長23.9%,是服務出口規模最大的領域;旅行服務出口1748.7億元,增長68.7%,是服務出口增長最快的領域。運輸和旅行服務出口的快速發展,為促進國際經貿合作及國內消費市場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潛力持續釋放。上半年,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8650.4億元,增長7.8%。其中,其他商業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規模較大,金額分別為4163.3億元、3771.6億元,增速分別為6.9%、14.6%,反映出相關服務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執行院長劉艷芳介紹,近年來我國AI技術迅猛發展,驅動數字服務消費擴容提質,多項政策大力支持AI與消費融合,服務消費線上化進程加速。比如2025年1月至5月網絡服務消費額同比增長13.3%,線上文娛消費增長24.2%,顯著高于實物電商增速,表明消費正向智能化、體驗化升級。然而,當前“人工智能+”仍面臨技術成熟度、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挑戰,需要通過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法律法規與標準體系、構建開放產業生態,共同打造安全可靠、普惠包容的數字服務消費新圖景。
國際合作讓中小企業從中受益
我國始終堅持互利共贏,深化國際合作原則,秉懷包容、開放理念,致力于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拓展服務貿易多雙邊和區域合作,為各國企業積極融入中國服務大市場提供更多機遇。
據悉,今年服貿會有7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澳大利亞首次擔任主賓國,組建參展以來最大規模的展團。各省區市均參展參會,安徽省擔任主賓省,準備舉辦一系列特色展示和主題活動。目前已有近2000家企業線下參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強和國際行業龍頭企業,覆蓋27個服務貿易前30強國家和地區,服貿會聯通內外的功能進一步凸顯。
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ITC)副執行主任多蘿西·騰博在參會致辭中提到,當前全球中小企業面臨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和AI技術競爭的雙重挑戰,數字化轉型成為關鍵突破口。ITC調研顯示,超80%企業借助數字技術成功降本增效。
國際合作是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的重要力量,首次全球中小企業部長級會議通過行動倡議,明確加快數字基建、技能培養和監管優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B2C電商市場,通過“絲路電商”等實踐為國際合作提供范例。多蘿西·騰博強調,面對挑戰應保持合作精神,共同探索解決方案。
中國澳大利亞商會會長馮栢文表示,澳大利亞企業對中國市場機遇持樂觀態度。根據最新調查顯示,70%的受訪企業將中國列為未來三年投資計劃的首選市場或三大重點市場之一。(本報記者 萬靜 徐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