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栗翹楚)當地時間2025年9月10日,2025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IAA Mobility專場)在德國慕尼黑會展中心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China-SAE)、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與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組(WNEVDO)組織召開。
2025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IAA Mobility專場)。受訪者供圖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穆希雅表示,中德汽車產業正通過深度協作應對全球挑戰,共同引領電動化與智能化技術革命。2025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IAA Mobility專場)的成功舉辦以及多達116家中國企業參展本屆IAA MOBILITY展會,彰顯了兩國汽車產業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德國汽車工業憑借其百年積淀形成的全球化布局優勢,與中國汽車產業迸發的創新活力形成完美互補,深度融合已構建起兼具技術縱深與市場廣度的產業生態圈。雙方在電動化、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實質性合作,為全球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樹立標桿,其示范效應將加速推動全球交通領域的綠色轉型與產業升級。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翟謙指出,中德汽車產業鏈深度套嵌,互利共生。2024年,中德雙方首次啟動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在自動網聯駕駛、數據跨境流動等方面深化合作。“中國創新活力”與“德國精工實力”的雙向奔赴,將成為能突破技術壁壘、優化全球供應鏈、引領綠色轉型的強大合力。雖然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強,但中國仍將堅定對外開放政策,也希望通過本次會議的召開敦促歐盟與中方通過談判妥善解決電動汽車爭端。未來,中國愿與德國立足已有根基,凝聚發展共識,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把握時代機遇,開啟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新篇章,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作出貢獻。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表示,回顧歷史,中德汽車產業合作成為全球汽車產業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的典范。當前,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為代表的前沿技術正加速重塑全球汽車產業,低碳化、電動化、智能化深度交叉融合成為產業主要發展方向。在未來,把握技術發展趨勢、合理選擇技術路線、高效整合跨領域創新資源,構建有競爭力的創新生態將成為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將繼續為中德兩國汽車產業界、科技界搭建交流合作的橋梁,就汽車科技發展戰略、鏈接創新資源構建生態提供支撐;進一步深化汽車科技戰略研究的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未來發展方向。
會上,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Oliver BLUME,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Ola K?LLENIUS,寶馬集團全球董事長Oliver ZIPSE,博世智能出行集團全球董事會成員、銷售和客戶負責人Andreas DEMPF,長安汽車副總裁Klaus ZYCIORA,理想汽車副總裁、德國研發中心負責人劉強,德賽西威執行副總裁何志亮,芯馳半導體國際汽車業務總經理王詩廷,地平線副總裁、戰略部&智駕產品規劃與市場部負責人呂鵬分別圍繞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等議題做專題演講。
采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Holger KLEIN,中創新航德國公司副總裁Sebastian WIDER,黑芝麻智能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劉衛紅,車凌科技CTO劉曉貝參與主題為產業鏈供應鏈跨國協同的圓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