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趙竹青)近日,由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和英國腐蝕學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英腐蝕峰會在英國曼徹斯特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理事長、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李曉剛與英國腐蝕學會主席高云男共同擔任大會主席。
歐洲腐蝕聯合會主席Gareth Hinds發表致辭。他表示,腐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引入將為提升能源裝備的腐蝕監測、風險評估和壽命預測提供新工具,并為保障能源轉型過程中的設施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帶來重要機遇。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秘書長、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程學群與東北大學教授徐大可當選英國腐蝕學會會士,高云男為兩位教授頒發會士證書,表彰他們在國際腐蝕與防護領域取得的卓越學術成就,以及為國際交流做出重要貢獻。
會上,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張博威向與會代表詳細介紹了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的發展歷程、學術定位及國際合作情況,并重點闡述了學會在推動腐蝕科學研究、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以及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大會主旨報告環節,張博威代表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作報告,系統闡述了腐蝕大數據技術及其在智能工程中的應用前景。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腐蝕大數據與材料基因、人工智能在腐蝕防護中的應用、大數據驅動的材料研發、能源裝備腐蝕管理、電子器件微納尺度退化分析、數據庫與管道風險維護、非磁性鋼腐蝕機理、高性能涂層開發、風電裝備腐蝕防護、高溫環境腐蝕防護以及深度學習在腐蝕預測與健康監測等方向作了精彩報告,展示了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發展趨勢。
會議期間,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英國腐蝕學會、歐洲腐蝕聯合會三大組織就中英及中歐在腐蝕學科發展、工程應用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機制進行了深入交流,并達成初步共識。中方參會代表團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邀請,訪問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并與相關學者進行深入學術交流與合作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