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 北京首鋼園。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唐 克攝(人民視覺)
"> 觀眾在服貿會上參觀海油產業集群數智沙盤。
唐 克攝(人民視覺)
9月10日,為期5天的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首鋼園開幕,年度主題為“數智領航,服貿煥新”。發布新成果、結識新朋友、達成新合作,服貿會的熱鬧現場映射了中國服務貿易的“強磁力”。
今年,服貿會首次在首鋼園“一址舉辦”。跟著記者走進這座“服貿會小鎮”,感受服務貿易的多元魅力。
更有新鮮感
今年服貿會上,113家企業將發布190多項新產品、新成果,“首款”“首個”類成果多達109項。其中既有國內首款突破千比特規模的專業光量子計算機等“硬核”產品,也有全球首個端到端的人工智能保障計劃等前沿技術和解決方案。
首鋼園內,仙途智能帶來了全棧自產自研的L4級無人駕駛技術和創新產品;安永將首發一批新興商業技術、數字化服務解決方案和行業洞察報告;京東方中聯超清帶來了全球首個8K級超高清第二現場分發平臺,有了它,身處全國多地的觀眾可實時收看正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精彩演出。
舉辦到第十二屆的服貿會持續吸引著“新面孔”。他們帶著解決行業痛點的技術、產品、服務而來,為這場盛會注入新鮮活力。
首次亮相服貿會的瓦特曼智能帶來了2款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AI)+機器人”工業智能系統新品——WATT-iRobot鋼包熱修機器人協同作業無人化平臺和WATT-iVision高溫熔爐內襯智能檢測系統。目前,這兩個智能化新品已成功落地首鋼京唐鋼鐵廠項目,與首鋼京唐構建了全球首個“鋼包熱修無人化智能平臺”,平臺運行穩定性達99.5%、生產效率整體提升20%。
“今年是我們企業首次參加服貿會。現場交流氛圍熱烈,各種新技術、新成果層出不窮,我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北京空間智筑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虹說,企業帶來了Pstone1固定式建筑3D打印機器人及Pstone2自行走式建筑3D打印機器人。其中,Pstone2通過履帶底盤能夠在施工現場移動,實現了大型建筑結構的分區打印,拓展了建筑3D打印技術的應用范圍。
更多新場景
數字化極大拓展了服務的可貿易性,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本屆服貿會更加注重科技化、智能化應用,重點展示新技術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和產品背后的附加服務。
機器人也能打太極?服貿會上,一款家庭服務機器人吸引了不少觀眾的注意力。這款機器人配備頭部深度攝像頭、頭部3D激光雷達,接入云端大模型、高算力AI平臺,現場表演起了太極拳。
還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向導機器人為來賓提供引導解說,咖啡、冰淇淋機器人現場制作美食,足球競技機器人帶來賽事表演……
除了機器人,還有備受關注的AI。運動科技平臺Keep的AI教練卡卡可以為用戶提供智能運動方案生成、飲食記錄及評價等服務,幫助用戶更好完成運動目標。“連續6年參加服貿會,最大的體會就是服貿會的數字化元素越來越多。”Keep運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李東安說。
也有不少企業在現場展示數字化的“中國服務”“中國方案”,為全球客商帶來創新靈感。
建筑垃圾有了“消化系統”。中建二局自主研發的“建筑固廢資源化處理生產線”,通過“破—碎—分—用”全鏈條處理工藝,實現建筑垃圾100%循環利用。目前,該生產線已在重慶成功應用,年處理能力達60萬噸,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樣品庫有了智能“管家”。億達科創帶來了面向智能制造行業的“CMF知識庫管理系統”,通過整合數據采集、分析、可視化及全流程跟蹤功能,讓企業的材料制造成本降低15%,產品壽命延長至6年,實現樣品庫的標準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管理。
更具國際范
今年,服貿會的國際范更足。
看國別——澳大利亞、德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8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其中2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在主題展設展,參展國別覆蓋五大洲。
澳大利亞首次擔任主賓國,組建了參展服貿會以來最大規模的服務貿易展團,近60家企業、機構進行展示并舉辦洽談推介活動。澳大利亞貿易投資委員會大中華區總經理、澳大利亞駐華商務公使戴德明說:“服貿會是一個絕佳的平臺,為展示澳大利亞在服務業和其他領域的能力提供了機會,也為兩國企業和機構搭建了合作橋梁。我們的服務提供商愿意并已準備好發展新的合作伙伴關系。”
看企業——近2000家企業線下參展,包括沃爾瑪、阿斯利康、畢馬威等近50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覆蓋26個服務貿易前30強國家和地區,國際化率超20%。
其中,健康衛生專題展的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參展率達到了53%,國際化率達49%。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共吸引90家國內外企業參展,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占比74%。金融服務專題展共有71家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
眼下,服貿會已成為服務貿易領域最大的綜合性、國際性展會。北京市副市長司馬紅說,今年服貿會突出國際參與,彰顯開放平臺價值,將凝聚合作發展共識,帶來更多合作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