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黃盛)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布的8月金融數據顯示,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廣義貨幣(M2)、人民幣貸款同比分別增長8.8%、8.8%、6.8%,金融總量增速總體保持在高位。與此同時,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具體來看,2025年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31.98萬億元,同比增長8.8%。狹義貨幣(M1)余額111.23萬億元,同比增長6%。流通中貨幣(M0)余額13.34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前八個月凈投放資金5208億元。
社融方面,2025年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3.66萬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65.42萬億元,同比增長6.6%。2025年1月至8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6.5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66萬億元。
業內專家認為,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和M2同比增速仍保持較高水平,與經濟增長和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并略高一些,體現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特別是今年以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形成合力,政府債券發行節奏靠前、力度提升,累計融資增量持續高于上年同期,對社融增速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
在信貸方面,8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69.10萬億元,同比增長6.8%。結構上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5.20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14.87萬億元,同比增長8.6%。此外,前八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46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711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72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8萬億元。
市場分析認為,行業景氣恢復、出口延續韌性、暑期消費旺季、房地產支持政策等因素為8月信貸增長提供了支撐。
部分企業的貸款增長受益于生產景氣度出現回升。東部省份某銀行分行客戶經理表示,制造業貸款儲備及投放明顯好于上年,該行今年1-8月新增制造業貸款占新增對公貸款比重為53%,較2024年全年大幅提升33個百分點,尤其是以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景氣度較高,企業新增融資需求較多,對信貸增長形成了有力的支撐。
也有市場人士分析,近期紡織服裝、專用設備、計算機通信等行業景氣度處于較高區間,相應的投融資需求相對旺盛,帶動信貸增長。浙江省義烏市某圣誕用品加工企業表示,當前屬于圣誕訂單旺季,企業積極開拓東南亞、南美洲等新興市場,在企業謀求轉向多元化經營的關鍵時點,融資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經營韌性進一步增強。
在個人貸款增長原因方面,業內專家分析說,8月是傳統暑期消費旺季,個人消費需求的內生增長疊加“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的外生推動,消費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貸款需求也有上升。8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還相繼出臺一攬子房地產調控政策,包括放松非核心區域限購要求、調整個人住房信貸政策等,更好滿足剛性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向記者表示,8月宏觀經濟景氣度有所回升,部分行業生產景氣較高,基本面對實體企業融資需求有所支撐;另外,6月貸款大量投放造成的透支效應減弱。總體上看,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貸款利率處于歷史最低水平,能夠充分滿足市場主體融資需求。當前各項貸款余額增速仍在7.0%附近,遠高于名義GDP增速。這表明銀行貸款對實體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是推動宏觀經濟景氣度回升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