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等你讓開?!惫ぷ魅藛T輕聲提醒,記者順勢起身,只見一臺AGV小車閃著燈光、平穩前行。
在陜西西安的法士特高智新智慧工廠(以下簡稱“法士特”),60余臺搭載5G模塊的AGV小車,如同訓練有素的“工業舞者”,能根據實時情況智能調整速度和路線;路線兩旁,機械臂自如揮舞、精準抓取,與AGV小車的移動節奏彼此呼應,奏響一曲節奏鏗鏘、充滿科技感的“工業秦腔”。
三秦大地,古韻悠長。近日,記者跟隨工業和信息化部“新型工業化媒體調研行”走進陜西,看到實數融合在此加速推進,成為當地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活力密碼”。
坐落于西安高新區的法士特,是一家成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老三線”企業,其生產的重型汽車變速器年產銷量已連續19年位居世界第一。法士特副總經理陸成長介紹,近年來,公司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對100余條產線進行升級優化,建設“智慧工廠”,實現了傳統工業模式的全新躍升。
網絡改造升級,正是為工廠打造智能“神經系統”的關鍵所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孫姬介紹,當前,信息通信與千行百業加速融合,應用廣度深度持續拓展,助力傳統產業提質增效,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工業領域涌現出5G+AI質檢、精準設備控制等智能化場景,5G工廠平均產能提升19.6%,運營成本下降14.5%。
“傳統以太網存在明顯短板——建設成本高、抗干擾能力弱?!敝袊娦盼靼卜止竟I行業事業部總經理侯林告訴記者,基于這樣的背景,中國電信與法士特決定采用“一動一靜”的雙網絡,即“5G+工業PON雙千兆”。
陸成長表示,“在這座涵蓋齒輪、殼體、裝配三大工藝的智能工廠內,每臺設備需要采集主軸供給、溫度等在內的600多個參數并實時回傳,這必須通過架設光纖實現;與此同時,AGV小車、質量視覺檢測以及員工手持掃描器等終端,則需要5G覆蓋?!?/p>
陸成長介紹,在靈活完善的網絡覆蓋下,目前工廠生產效率已提高72%,能源消耗降低14%,產品交付周期降低20%,相較傳統生產模式,人均產值更是提高了5.2 倍。
隨著新業務、新應用不斷涌現,光網絡也面臨更大帶寬、更低時延、更高可靠的新需求。陜西省工業化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陜西發揮數字化引領作用,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建成5G基站13.4萬個,建成萬兆無源光端口84.1萬個,培育327個“5G+”融合應用項目。
今年4月,中國電信與法士特在原PON網絡基礎上升級為萬兆光網。“和千兆光網相比,萬兆光網的優勢更突出,不僅帶寬大幅提升、實現毫秒級低延遲,還能有效抗電磁干擾,助力生產效率提升。”陸成長同時介紹,萬兆光網工業級冗余架構設計搭配業務隔離技術,即便某一環節出現故障,也能快速切換備份鏈路、不影響其他生產線運行,大大提升生產可靠性。更關鍵的是,其采用無源網絡設計,不用在車間布設大量供電設備,后續生產線擴容時還能實現柔性擴展,技術升級也無需大規模停線改造,部署及維護成本大幅降低。
據悉,今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確定在全國30個?。▍^、市)86個城市的168個小區、工廠和園區,開展萬兆光網試點。孫姬表示,下一步還將持續提升5G和千兆光網覆蓋廣度深度,加速推進5G-A、萬兆光網試點部署。
數字化轉型,不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未來競爭力的必修課。從“老三線”到新智造,法士特的轉型之路正是西部乃至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生動縮影。當傳統產業與5G\5G-A、萬兆光網等信息通信技術深度融合,這首效率變革、動力轉換的“工業樂章”更加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