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改變著城市布局和城市形象。 長沙晚報記者 羅杰科 攝
柳佳
周勇
喻磊
周琴
戴鵬飛
李雙
何小果
彭鏡兮
主持人語
今天,長沙地鐵2號線試運營滿一周年。回望這一年,地鐵的開通帶給一個城市的不僅僅是更加便捷的交通,在某種意義上地鐵縮短了人們的空間距離。當出行不再是件難事的時候,人們對置業的選擇有了更大的空間。
同時,地鐵改變著城市布局和城市形象,不但增強了傳統商業中心和新興商業中心的粘連度,更加速了長沙與世界的溝通速度。
今年,地鐵2號線延伸線以及地鐵1、3、4、5號線的建設如火如荼,長沙地鐵網絡正在編織。地鐵對長沙城市發展將起到哪些推動作用? 城市建設中,地鐵沿線項目如何與地鐵有機融合?未來長沙最有活力的地鐵商圈在哪兒?本次會客廳將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交流。
地鐵要與城市、城際交通有機結合
柳佳(恒廣·國際景園總經理):長沙的地鐵發展速度還是很快,但是要成米字形的話要到2020年,到那個時候才是真正對長沙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將來隨著地鐵的發展,與高鐵如何更好地融合,還要與公交進行結合,真的需要很好的規劃。
地鐵改變整個城市的格局,會提高城市的品質。在地鐵建設和發展過程當中,在長沙市的規劃里面,要跟各個方面激活,發揮地鐵的綜合效應,要提高地鐵的效力。今天我們討論的對地鐵和商業的影響,也就是它的效益的一部分。實際上各個地鐵物業怎么樣利用地鐵的效應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這是我們每一個物業,每一個公司面臨的課題。
但是地鐵是雙刃劍,既能帶來人流,也能帶走人流。這就意味著同質化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如果是沒有特色的話,不能實現互補的話,這當中有勝出者,也有失敗者。
高鐵新城兼具地鐵與高鐵雙重優勢
周勇(湖南運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長沙地鐵通車首先提升了整個長沙市的城市形象。其二,讓市民生活變得更輕松更豐富。第三,對長沙多中心的城市布局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地鐵與項目融合,最有價值的就是做到地鐵直通,直接從地鐵帶客流進來,形成“立體地鐵商業”的模式。在長沙,運達中央廣場亦是在打造此類立體式商業。與地面商業高端名品購物中心定位不同,地鐵通道商業部分業態要符合客流的流動隨機性消費的特點,通過美食、娛樂、時尚等年輕化的業態定位,完成人氣的聚集與向地面商業的引流。
我覺得高鐵新城商圈兼具兩者優勢:它作為中部最大高鐵樞紐中心,通過地鐵完成省際路網與城際路網的嫁接,巨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在此匯聚。在商圈內有諸多像運達中央廣場一樣的商業綜合體,匯聚全球的頂級商業資源。
將催生一些新商圈,也將淘汰一些商業
喻磊(鑫遠集團常務副總裁):地鐵正在影響長沙,給大家帶來出行的便捷、高效。目前,只有地鐵2號線試運營,地鐵尚未改變長沙。如果長沙的地鐵能夠像廣州、北京、深圳那樣發達,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絡,那么它一定會改變這座城市。至于改變什么?一定有幾個方面。第一是商圈的重組;第二是城市功能的優化,包括大型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盤活;第三是促進消費明顯提升。
軌道交通網絡初具規模以后,新興商圈的產生將是必然。個人認為軌道交通的關鍵節點商業有望成長為新興商圈,日后新興商圈如東邊的武廣商圈、河西的梅溪湖商圈等都非常有潛力。南邊包括中信、友阿奧特萊斯、鑫遠融城商業廣場在內,以長株潭城軌與地鐵1號線、5號線接駁為契機,有望逐步形成一個立足長株潭三地融城的新興商圈。
希望湖湘文化精神融入地鐵項目之中
周琴(綠地集團長沙房地產事業部企劃經理):綠地集團最新的戰略發展大布局,簡單地說,綠地今年的戰略布局就是地鐵、金融和消費,這也符合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地鐵、經濟和商業地產。
地鐵改變的是人的出行方式、消費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地鐵會讓城市變大,但是也會讓時間變短。當然,現在長沙地鐵還沒有形成網的話,就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便捷性,南城和北城目前還沒有通地鐵。地鐵一定要成規模。在北京的地鐵口看到很多單車的停放口、公共停車場,長沙就沒有,沒有解決交通接駁和閉環。長沙的地鐵在建設當中希望可以更多地學習先進城市的先進理念。
我們的綠地湖湘中心,在打造商業綜合體的同時,也是打造一個地標建筑和文化地標,在項目和地鐵的結合上,我們一直想把湖湘文化精神融入到我們項目中,同時也可融入到溁灣鎮站當中。
商業要主動與周邊配套融合,做出差異性
戴鵬飛(長沙盛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第一、地鐵改變了市民出行結構。在有效緩解出行難的問題上,地鐵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第二、地鐵促進長沙現有的商業升級及格局改變。第三、逐步改變市民的居住理念、消費習慣及模式。因此,以“地鐵線為鏈,地鐵站為節點”的商業形態應運而生,地鐵商業迎來新的價值爆發點。
地鐵聚集人流是必然的。每個地鐵站點都有它獨特的地緣屬性,因此地鐵商業也具有它的獨特性:一、在社會屬性上,它是區域“行為共同體”的組織者及補充者,因此,它需要與周邊功能設施相互結合補充,共同形成“社群中心”。二、在產品屬性上,根據社會屬性定位的角色,“三講四化”。即講理念、講氛圍、講體驗,主題化、多元化、特色化、情景化。
作為地鐵商業的踐行者,“叮叮mall”在定位時就充分考慮了與周邊賀龍體育館、賀龍體育場及周邊商務娛樂區等人流密集區的緊密結合,共同打造一個以生活為主題的“社群中心”。
期待長沙地鐵建得更有特色一點
李雙(長沙晚報讀者、長沙理工大學橋梁隧道工程專業在讀研究生): 如果長沙沒有地鐵,別人肯定覺得長沙這個城市的檔次低。所以說地鐵提升一個城市的品質。地鐵使用人群主要是上班族,像我們工薪階層,如果買房,可能選擇地鐵沿線,因為自己想多睡一會,這是很實際的問題。所以說地鐵帶來的優勢非常明顯。
因為我也只待了三年,我覺得梅溪湖和長株潭商圈是未來比較有潛力的新商圈。同時,我提個建議,如何把地鐵建得更有特色一點,比如火車站,進出站的站點建筑物應該更像火車站一樣,不要每個站點都一模一樣,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辨識度也高,不然很多站點都找不到。
長沙正從一個中心往多個中心發展
何小果(興旺·雙鐵城策劃經理):地鐵的試運營拉近了城市的距離,方便快捷的生活更是讓長沙這座城市散發出不一樣的活力和魅力,它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力量。
長沙地鐵沿線正成為城市的黃金經濟線的大趨勢不可阻擋,很多大城市的地下都構筑起一個上下數層、四通八達的地鐵商業網,它將全面催熟城市商業,從“一站式消費”到“商圈式消費”、“商業帶式消費”的過渡。
隨著地鐵的建設,長沙將出現多個地鐵旁的商業中心,每個商業中心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它會盤活整個片區商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人流,打造具有自己的特色商業。如果要說最有活力的地鐵商圈將會在哪,長沙商業中心成多元化的發展,每個片區都有一個代表性的商業中心。
地鐵串聯城市多個商圈
彭鏡兮(長沙西中心綜管部副經理):長沙西中心(河西交通樞紐)是地鐵2號線目前的首末站,集合了地鐵換乘站、長短途客運站、城市公交總站,打造中部首座樞紐綜合體。河西交通樞紐、長沙火車站、火車南站通過地鐵2號線連接,獲得更快速的集散功能,實現了高鐵、鐵路、長短途客運的快速換乘。地鐵疏解城市內部交通的同時,加快了城市的外延。
長沙地鐵遠期規劃12條,有300多個站點,其中換乘站45個,人流帶來商機,城市交通樞紐站點周邊商業快速發展,必將衍生出多個新的商圈;舊的商圈原來在地面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較為滯后,發展動力不足,有了地鐵,就可以實現人、財、物的快速聚攏和疏散,大大減輕地面交通的壓力,從而注入新的生命力。地鐵將多個商圈串聯起來,地鐵沿線片區經濟快速發展,城市發生蝶變。
主持人:潘昭暉
文字整理:長沙晚報記者 陳勇
攝影: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立體傳播:星辰在線、長沙團房網、掌上長沙、長沙晚報廣廈周刊官方微博、長沙晚報廣廈周刊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