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車全副武裝預防被掉下來的瓷磚砸傷。
一棟住了19年的高層住宅樓,外墻頻頻掉瓷磚,一個月來先后砸傷8輛汽車。苦于沒有房屋維修基金,業主只得從水電費里擠出錢來搭建頂篷,但安全隱患仍未根本解除。
空降瓷磚砸壞婚車
本月12日上午,家住江岸區黃浦花園寶福閣小區(以下簡稱寶福閣)的徐先生正沉浸在嫁女兒的喜悅中,接親的車輛依次停在樓下。突然,一塊鵝卵石大小的碎磚從天而降,砸在一輛私家車頂上,然后像打水漂一樣,又彈跳到一輛寶馬5系的婚車頂上,瞬間把它砸癟了約2厘米。事后,徐先生家為此賠償婚慶公司大幾千元錢。“幸好當時新娘還在家里,周圍也沒有人經過……”
該小區的水電工張師傅回憶說,從今年3月份開始,已經有8輛停在樓下的汽車被掉落的瓷磚砸中,最嚴重的損傷花了萬把塊錢才修好。
為此,寶福閣業委會先后兩次在小區里張貼緊急告示,提醒業主行走和停車時注意安全。據了解,前年八九月份就開始掉磚了,今年掉得特別厲害。
私家車裹棉被防砸
前天下午,武漢晚報記者來到寶福閣時,正巧碰到幾名工人在樓下空地搭建頂篷。該小區只有一棟24層的高樓,面向黃浦大街的外墻斑駁不堪,有十幾處磚面已經脫落,最大的有1個多平方米,最小的跟雜志差不多大小。一樓信箱上方的舊雨陽篷被砸穿了幾個窟窿,就連剛搭好的頂篷也未能幸免。樓下草坪散落著一堆門牙大小的碎磚,夸張的是,1米開外的一輛私家車竟用棉被和涼席層層包裹著。
“我們真是沒辦法了,只能搭個篷子來救急。”業委會主任李七九苦笑著說,去年他們請過“蜘蛛人”來把松動的墻磚扒掉,但瓷磚老化太嚴重了,一到春天又開始掉。
業委會決定從業主繳納的、省下來的水電費里抽出1.8萬元搭建安全頂篷,覆蓋整條小區通道,離地3米多高,也不會影響消防車進出。
沒有維修基金補不了墻
“為什么不用房屋維修基金呢?”記者很不解。這下李主任更無奈了:“寶福閣是1996年交付使用的,當年開發商沒有繳清相關費用,這棟樓至今都沒有通過驗收,哪來的房屋維修基金呢?”
早先寶福閣由專業的物業公司管理,先后有4家物業公司都因為虧損不起而撤走了。5年前,業主自發選舉業委會進行管理,物業費一直保持在每平方米一塊錢。“收錢太難了!前年政府為社區統一更換老舊電梯,要不是趕上這個好政策,我們還換不了。業主只用承擔15%的費用,就這樣還有個別業主說他們可以爬樓梯,不愿意出錢。”
昨天,記者從江岸區房地局物業監管科了解到,我市從2002年才正式啟動房屋維修基金,2000年以前建的居民住宅樓都沒有房屋維修基金,而寶福閣又不在政府補貼的上世紀80年代老舊房屋之列,所以小區公共部位的維修只能靠業主分攤費用。近年來,所屬的街道和社區先后為寶福閣的居民更換水泵和電梯、修補院墻,今年還將改造水箱實現一次供水。二七街民政科的李主任表示,只要有統一改造樓房外墻的計劃,他們一定首先考慮寶福閣。
外墻面磚要定期保養
記者檢索發現,2009年以來,我市發生過多起新老樓房外墻掉磚砸傷行人和汽車的突發事件,時間多集中在春夏秋換季和暴雨天過后。據市房屋質監站的技術人員介紹,前幾年房屋建筑流行用外保溫層實現節能,但有些保溫漿料粉刷得比較松散,加上墻磚粘貼不牢,時間一久外墻開裂再滲入雨水,碰到氣溫急劇變化時保溫漿料熱脹冷縮,外墻磚極易脫落。為了杜絕此類情況發生,首先施工方應對建筑工程飾面磚的粘結強度進行檢測,其次由于國家規定裝修工程的保修期只有2年,物業和業主還要定期保養外墻瓷磚延緩其老化。 文、圖/本報記者萬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