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業”遇上“房地產”會怎樣?一個是在政策推動下的藍海市場,一個是在市場發展中遇到低迷期的傳統市場,兩者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也許,這已經不是一個問題,因為眾多房地產巨頭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擁抱創業市場,并把創業市場看作是未來十年增長的新基石。這片市場到底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房地產的舊格局?行業融合會帶來什么樣的新問題?
“親愛的,我們去創業吧/我帶著你,你帶著錢/物聯網也好,可穿戴也罷/橫穿大數據的風口/暴走云端。”這首創業歌今年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
似乎在一夜之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創客一族活躍于市場的風口浪尖,創客空間如雨后春筍般綻放。房地產企業成為推動創業的最主要力量,從創客空間到孵化器產業園,甚至支持自己員工創業,房企大佬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熱情來支持“創業”這個今年經濟最熱門的詞匯。
在紛紛支持的同時,開發商也在發掘這個新的藍海——創業市場。這一新市場,能否繼人口紅利之后,成為房地產未來十年增長的新基石?
以服務賭創客成功
今年2月,SOHO中國為年輕的互聯網創業團隊設計的“移動辦公”產品SOHO3Q正式上線,僅僅3個月之后,位于北京的望京SOHO3Q即告滿租。
根據SOHO中國2014年報,截至去年12月31日,望京SOHO塔3在3個月時間里只出租了68.9%的寫字樓面積。據估算,3個月即實現滿租的3Q產品,約是普通寫字樓租賃收益的2倍。
創客興起帶來的房地產需求,能使房企利潤迅速增長嗎?除了辦公產品,是否還會帶動住宅、LOFT以及小型商鋪的租賃及購買?
百世金谷總經理,也是work+的主創人之一劉文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租賃肯定有幫助,但對購買來說,目前效果還不是特別明顯。創客的群體,大部分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是在某個行業做過一段時間然后出來單干的人,這些群體大都是最原始企業階段,不論從資金還是各種資源上,都比較匱乏。
劉文軍說,在搭建創客空間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低租金、免租金服務平臺,這個時間段不會對地產產品有促進作用。但創客一旦孵化成功了,對不管是住宅、商鋪、LOFT等產品都會有需求。
劉文軍表示,做創投空間就希望創客企業能夠在這里孵化成功,孵化成功的企業大都有了一定資金,同時也需要擴大生產或者研發,這時對園區的廠房和住宅都會有相應需求,同時也會相應購置固定資產。
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總監陳智國說,對于園區運營商來說,廠房以及樓宇住宅體,要注重創新創業的服務生態建設,做成孵化器并更注重創新創業的生活。打造娛樂休閑一體化才有可能吸引到創新創業的群體和企業進駐園區。
哪種產品能分享創業紅利?
普通房地產開發商和園區運營商,哪一種會成為創業潮的最大受益者?
劉文軍說,園區開發商和普通房產開發商都需要精細地研究產品需求,并配置不同的資源,資源占有的量越大,越能吸引創客。相比而言,園區開發商占有的優勢在于對產業的了解,但是普通房產商資金優勢更明顯。
陳智國認為,原有的園區開發商之前可能只是建廠房,未來可能就會針對中小型的創新創業企業,進行生態化、開放化的產品設計。園區的創新,就有城市化這種特征,城市不是單一的居住,還要與創新功能相結合,呈現出高度開放融合的態勢,讓創新創業環境更加便捷、舒服、低成本。而現在很多房地產公司都在轉型城市運營商,這樣做會在業務定位、產品導向上和創新創業結合更緊一些。
住宅開發商要迎合創業者的需求,在原有的產品中又需要配套哪些資源?
劉文軍認為,開發商轉型做創客,要轉換的是經營模式。創客是孵化池,孵化過程中企業所有生長環節都需要充足的服務。如果沒有這些服務,那么創客就很難生存。
產品又需要怎樣的設計,才能分享到創業潮紅利?
劉文軍說,創客空間和國外微辦公聯合辦公的產品不一樣,微辦公聯合辦公是一個二房東,一棟樓租下來改造一下,然后租出去進行聯合辦公就行了。創客空間更類似于一個孵化器,要針對孵化的不同類型企業來制定產品。“很多創客的空間都是在過去的廢舊廠里,因為它的適應性強,不管是科技類的還是生產研發類的,還因為過去的廠房高度夠,而且承載力也大,所以它就更適合。”劉文軍說,但是現在再開發的時候,就涉及成本核算,開發不同產品有不同核算,最需要的就是要市場定位設計精準。
《《《
SOHO中國創客項目跟普通寫字樓的對比
1、根據SOHO中國2014年報,截至去年12月31日,望京SOHO塔3(普通寫字樓)在3個月時間里只出租了68.9%的寫字樓面積。
2、今年2月,SOHO中國為年輕的互聯網創業團隊設計的“移動辦公”產品SOHO3Q正式上線,僅僅3個月之后,位于北京的望京SOHO3Q即告滿租。
3、據估算,3個月即實現滿租的3Q產品,約是普通寫字樓租賃收益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