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金進入深圳炒作也是深圳樓市高燒不退的一大原因
單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的豪宅,到底有沒有水分。日前,深圳一家公司將房價備案為單價37.6萬元/平方米,試圖用最高價吸引眼球。未承想這一策略遭遇監管談話,談話之后單價馬上降到了17萬。
標天價房遭約談
深圳“中洲·中央公寓”上月獲取了預售許可證,備案單價37.6萬元/平方米。這一價格不僅成為深圳紀錄,全國范圍也是頂級。該小區位于深圳寶安區新安街道,實際地理位置并沒有豪宅所要求的景觀條件。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該項目同一棟樓,37層以下的備案單價在4萬元到6萬元不等。換句話說,雖然39層頂樓(復式)要比一般樓層貴一些,但也不可能貴6倍。這一現象之后被深圳規土委發現,隨后開發商被約談,要求合理定價。僅兩天之后,該項目的頂樓豪宅價格就降到了176531萬元/平方米。
相對于普通住宅,高檔公寓的頂層大都因為景觀、私密性等原因,定價較高。有些豪宅還為頂層復式配備了單獨私人電梯。這種豪宅在海外如曼哈頓尤為常見,頂層高檔公寓大多過億,一房一價非常正常。深圳“中洲·中央公寓”這種類型房產的品質和定價,基本可以斷定是用高價來炒作。
房價上漲三成以上
深圳這一年房價攀升是不爭的事實。6月1日,深圳市規土委公布的成交數據顯示,5月份新房共成交6106套,環比增長50%,同比增長140%;成交均價為28487元/平方米,環比增長8%,同比增長18.8%。深圳5月份開盤的中海錦城、博林天瑞、萬科廣場等樓盤,房價漲了20%-30%不等,龍崗有的新盤幾個月內甚至漲價50%。
深圳近幾年來的土地供應早已變成舊改為主,深圳商品住宅供銷比在經過2009年的高點后也一直處于下降態勢。但是從購買力來看,這兒又是一線城市中最強大的,適齡購房人群達到50.8%,遠高于北京、上海、廣州。供求的失衡,再加上自貿區的概念,致使深圳房價飛漲。
網上有一個帖子描述最近一年深圳的樓市,標題是《現在還有比股市漲得更瘋狂的?有!深圳樓市!》。據報道,2014年以來深圳新房、二手房的房價漲幅領跑全國,連續8個月上漲,有的片區出現了20萬元/平方米的超高價,熱門區域龍華從去年到今年上演著“破3沖4望5”的激情大劇,而福田中心區的均價即將告別“4時代”。
以自貿區概念為炒作題材的前海、后海、寶中片區,去年“9·30”政策放松以來,房價漲幅高達40%-70%。而以學位房著稱的香蜜湖、景田、農林片區,漲幅普遍達30%-40%。羅湖、鹽田、福田部分老城區房價漲幅也在20%左右。
香港資金入深炒樓
除了供應少、需求旺外,香港資金進入深圳炒作也是深圳樓市高燒不退的一大原因。“現在香港人過來買房,雖然還是只能買一套,但已經不需要提供那么多類似的證明了。”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經理何倩茹表示,香港人在深圳置業越來越普遍,而且以投資為主。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15年5月,香港人來深置業的數量同比增長3倍,所購買的物業類型從自住盤到高端商務公寓及豪宅均有涉及。一方面,深圳房價比香港低很多;另一方面,深圳房價最近一直在漲,所以香港人到深圳置業的熱情不減。
房價持續大漲,讓深圳樓市監管機構坐不住了。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上周發布四條措施提出,將嚴查故意制造“日光盤”、人為加劇供求緊張的“捂盤惜售”行為。深圳規土委明確,將加大城市更新的力度和規模,增加商品住房供應比例;在繼續加大“工改居”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同時,進一步加快推動已批未建用地的“工改居”建設商品住房的步伐。文/本報記者 范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