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樓市政策的利好、住宅成交的回升,廣州土地市場正在迎來新的轉折點。廣日電梯舊廠地塊2日以44.2億元溢價出讓,掀開了廣州今年以來最大規模土地拍賣盛宴的序幕。記者盤點發現,6月廣州將正式開拍的地塊多達17宗,總起拍價高達295億元,相當于去年廣州賣地總收入的三成。專家表示,廣州應該加大新興產業的用地供應,發揮自身優勢,在用地供應上采取積極的態度,促進互聯網等產業在廣州的發展。
琶洲電商總部廣紙片區首度亮相
沉寂多時的廣州土地市場終于在6月迎來爆發。廣日電梯舊廠地塊前日溢價出讓,打響了廣州土地市場拍賣盛宴的頭炮,接下來,廣州將接連推出17宗地塊,總起拍價高達295億元。
金融城起步區三宗地、海珠區廣紙片區兩宗地、白云區江高鎮廣花公路東側商業地塊以及荔灣區芳村大道南以西、鶴洞路以南兩條規劃路下的地下空間等7宗地塊將在6月26日開拍,總起拍價近198億元,總建筑面積達到98萬多平方米。
海珠區琶洲A區10宗商務設施兼容商業設施用地集中亮相,總起拍價達97億元,其中起始價超10億元的有5宗,10宗地將于6月30日開拍。
從廣紙片區到琶洲A區,兩大重點區域的首度亮相,備受各界關注。
廣紙片區與廣鋼、廣船并稱廣州三舊改造的三大明星項目,根據去年廣州市規委會審議通過的廣紙片區規劃深化及控規修編,被定位為“海珠西引擎,廣佛活力港”的廣紙片區將被打造成廣州產業集聚區、廣佛濱水休閑生活港灣、珠三角西岸配套服務組團之一。僅廣紙廠兩宗商住混合地,底價就已經達115億元,折合樓面地價16000元/平方米。
而琶洲A區10宗商業商務更是牽動人心。10宗地塊均定制了出讓條件:6宗地的接手者要求是從事電商類型的公司,去年營業收入不低于100億元;兩宗地的接手者要求是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的行業,去年營業收入不低于100億元;另外兩宗地則要求競買人或關聯公司為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評定的2014企業500強。
所有地塊都要求企業拿地后,自持計算容積率總建筑面積的70%。“這次的‘游戲’,明顯是不想帶開發商玩了。”有觀察人士指出,琶洲賣地是奔著電商巨頭們來的。在剛剛結束的廣州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將琶洲地區建設成為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的計劃再度引起關注。
對于大規模密集出讓土地,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認為,這是政府和開發商的共同意愿,政府本來就有推地計劃,而開發商由于市場回暖,拿地需求增加。
一月賣地相當于去年出讓金三成
事實上,今年以來廣州土地市場一直波瀾不驚。有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廣州1—5月土地出讓金只達到去年同期的1/3,僅100多億元入賬。
在今年初的廣州“兩會”上,《廣州市201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土地出讓收入占了大頭的市本級政府性基金在2015年的收入計劃為714.2億元,下降1.6%。報告稱,“2015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與2014年持平”。廣州市財政局局長袁錦霞認為,受限購政策影響,廣州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商品房銷售將持續低迷,房地產相關稅收和土地出讓收入形勢不容樂觀。
而今,伴隨著廣州房地產市場的逐步復蘇,廣州供地節奏明顯提速。
數據顯示,廣州今年計劃推出1621.45萬平方米地塊,而去年初廣州計劃供地297宗,面積2144.53萬平方米,照此計算,計劃推地面積同比銳減約24.4%。在住宅用地方面,今年廣州將出讓各類住宅用地的總用地面積高達528萬平方米,與去年基本持平。
去年,廣鋼白鶴洞地塊、華美牛奶廠地塊等優質儲備地塊陸續推出,廣州的土地成交量加大,拉動土地出讓收入大幅增長,全市收入965.3億元,增長15.2%,其中市本級收入678.1億元,增長50.8%。而從數據看,光是6月份17宗地塊的295億元總起始價,就相當于去年廣州賣地總收入的三成。
“縱觀前5個月的土地市場,供地量偏少,而且以底價成交的居多,溢價成交也是小幅度的溢價。”知名房地產專家韓世同分析,近期樓市成交回升,央行也不斷有利好的消息出來,此時抓緊時間推地,也可以減少年末土地交易的壓力。
“過江龍”頻出手布局廣州市場
值得觀察的是,在提速升溫的廣州土地市場,“過江龍”頻頻出現,力壓本地開發商拿地,布局廣州房地產市場。
2日,位于廣州大道北梅花園地鐵站附近的廣日電梯舊廠地塊開拍,上海立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廣州信達置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體在與綠地、保利、華發的短兵相接中勝出,以44.2億元收入囊中,折合樓面價約1.85萬元/平方米,溢價率達15.8%。據拿地方透露,該項目預計會在一年半到兩年內推出市場。這也是總部設在北京的信達地產首度在廣州土地市場出手拿地。
業內人士表示,廣日電梯舊廠地塊周邊有不少此前成交的“地王”,板塊被稱為“地王集中營”。此前該板塊售出的同寶路地王樓面地價是2.56萬元/平方米。而離地塊很近的佳兆業地塊樓面地價也要2.4萬元/平方米,恒大御府樓面地價是2.67萬元/平方米。廣東中原地產項目部經理黃韜說,廣日電梯舊廠地塊的拍賣結果說明開發商仍然是理性拿地,“有拿地熱情但沒有追高意愿。
伴隨近幾年房企回歸一線城市,一些“過江龍”房企以黑馬姿態在廣州土地市場力壓群雄。據統計資料顯示,外來開發商2014年共拿下17宗居住用地,占總成交約50%。
■專家分析
力推新興產業用地
激活低效工業用地
在土地市場逐漸升溫的情況下,如何根據國內外宏觀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出讓節奏,通過對一級土地市場的控制起到穩定房價、引導產業、帶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效果,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觀察6月開拍的地塊,除了重點的居住板塊,像金融城、琶洲A區這樣的重點產業集聚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顯示背后的產業野心。
暨南大學教授、城市規劃專家胡剛指出,廣州在琶洲重點布局互聯網創新集聚區下了一步好棋,琶洲對面便是珠江新城、國際金融城,周邊是廣交會,可以借力金融、商貿等資源,優勢互補,未來廣州可以在新興產業用地的供應上加大力度。
不過,胡剛也表示,像琶洲A區這樣的產業用地供應后,還需要做好周邊地區的各種配套服務,實現產城融合,同時要加強政策配套、營造創新氛圍,才能讓互聯網新興產業在廣州落地生根,集聚發展。
“2015年,中國房地產已全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廣州房地產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通過調結構、促消費,發展新興地產。互聯網時代已經全面到來,誰抓住了,誰就占領了先機。”省房協理事趙卓文建議,對電商總部、互聯網產業用地、新興產業、創客空間等,加大供地的力度,在出讓土地價格、稅費優惠、產權界定等,進一步解放思想。
“廣州城市空間較大,應發揮自身優勢。打破怕投資者賺土地錢的舊思維,在用地供應上采取積極的態度,促進互聯網產業在廣州的發展。”趙卓文表示,“對歷史性出讓的工業用地,對未來的新的工業用地出讓,亟需有新的發展思路和措施。用活產業發展政策,激活低效工業用地,是當前的現實選擇。”記者 鄭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