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互聯網”的概念再次刷屏朋友圈。短短數日,從正榮攜手小米,到華遠牽手奇虎360,再到方興求婚騰訊和遠洋聯姻京東,房企和互聯網公司正互相掀起一輪又一輪“表白”狂潮。
為什么房企會紛紛選擇和互聯網企業合作?購房人能夠從中收獲什么利益?
在業界分析人士看來,當下房企普遍焦慮的問題不是現金流、利潤、周轉率和資產收益率,而是業務是不是在一個可持續增長的道路上,與互聯網的合作就是希望借此找到新的發展方向。而對于購房人來說,房企與互聯網搭伴,也意味著將有可能以更低的價格淘到房源,并且在未來住上科幻概念的智慧社區,享受著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低息貸款。
互聯網正在成為傳統房地產的升級工具
在當前的樓市中,只要有頭有臉的開發商都在跨界尋找互聯網企業合作。騰訊、小米、奇虎360、京東、百度這幾家大的互聯網公司更是同時與多家房企確立了合作關系
而房地產商頻頻跨界互聯網的背后,是房企對未來的無奈。高速增長的樓市“黃金時代”已漸行漸遠,利潤下滑、庫存高漲成為新常態下,擺在房企眼前的是更加嚴酷的生存環境。
從規模競爭到同業競爭,房企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去拓展生存空間,或“輕資產化”,或“抱團”,或謀求“多元化”。
此前,景瑞與you+、正榮集團和小米、中國奧園與騰訊先后宣布合作。而日前,方興與騰訊、華遠與奇虎360、遠洋牽手京東金融等,更多的房企在謀求與互聯網的擁抱,在業內看來,除了要提高品牌的影響力外,這樣的跨界牽手,最根本的還是要解決“去庫存,保增長”的現實問題。
這股勢頭很猛,但兩者如何成功融合激起化學反應,尚待考驗。北京高通智庫分析師表示,在這場持久戰中,無論“噱頭”多么亮眼,真正對銷量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產品本身,誰能為購房者帶來更多附加值,誰便更長久。
價格誘惑 搭伴互聯網讓房子更便宜嗎?
無論是聯姻互聯網,還是學習互聯網,開發商的本職工作還是賣房子。而購房人關心的也不是誰又與誰合作了,而是能否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房子。
于是乎,更低的購房價格,就成了房企與互聯網聯姻后,對購房人最直接的誘惑。
6月1日上午10時,遠洋地產與京東金融的二度合作再次上線,與去年雙方的合作類似,再次推出房產眾籌項目,上線京東眾籌平臺。據悉,其主要產品有兩種,分別為白居易和裝修白條。
據遠洋地產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白居易是可以讓購房者實現首付分期的產品。具體來說,即通過白條+為購房者提供購房首付分期服務,首付款最長可分期24個月,首付分期比例可達15%,貸款上限為80萬元;而裝修白條則是指交房后,京東金融將為業主提供10萬元的裝修白條額度。
值得注意的是,遠洋地產此次將為購房者承擔6個月的分期利息,貼息額將達千萬元級。此外,遠洋地產還將拿出全國范圍內的項目,共計168套房打折銷售。
“6.18折秒籌168套房”,上述遠洋地產負責人向北青報記者表示,參與眾籌的購房人,可以在6月1日-6月17日按照相關活動規則進行互動,達到規則要求的就有機會爭取搶購6.18折房源的資格。
這樣的折扣看上去很美,鐵板一塊的房價在互聯網的帶動下,似乎有了松動的跡象。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房企與互聯網的結合,能夠突擊式的促銷,但還是難以實現大規模的讓利出貨。
聯美集團總裁助理史明就對北青報記者表示,互聯網與房企的合作,確實可以減少房企在宣傳、推廣甚至營銷上的大量費用,這些節省的費用被用在回饋購房人上,就能夠推出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但不同于在網上銷售的電子產品,房子的價格尤其是老項目后期的價格比較穩定,無論是傳統的方式銷售還是通過互聯網銷售,一旦價格出現過大的波動,都容易引發前期業主的不滿,因此,除了沒有定價的純新盤和少量特價房,大多數購房人希望通過互聯網買到便宜房,目前還是很難實現的。
科幻誘惑 產品升級要靠智慧社區?
除了營銷方面,互聯網對房企的另一個誘惑就是智慧社區的概念。58同城在周三剛剛與遠洋新天地項目簽約,為社區提供量身定制的社區APP,包括智能拼車、定制早餐、上門修車、廚師上門等智能化物業服務。
除此之外,華遠地產和方興地產也宣布將分別與360和騰訊攜手,共同探索打造智慧社區,一個完全智能化的社區,像科幻電影一樣,一切都可以遠程遙控,希望以此實現住宅產品升級。
為什么房企要靠互聯網幫助升級產品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當前住宅市場中同質化愈加嚴重。以往開發商在同質化競爭中,習慣靠更合理的戶型或是更奢華的裝修來吸引購房人。但如今,類似的手法已經被用到了極致。“裝修都是一水的進口大牌,戶型都是南北通透還附帶贈送面積。”遠洋新天地項目負責人劉禹辰就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剛需還是豪宅,產品的同質化已經非常嚴重,這就需要開發商尋找新的不同點。
于是乎,與互聯網的合作,在一些房企看來,除了促進銷售外,還能對產品本身帶來提升,吸引購房人。
劉禹辰表示,58同城與遠洋新天地的合作,將推出“創居時代”的概念,也是對產品的一次升級,希望利用互聯網+的資源整合能力,創造出能夠解決生活、辦公、商鋪、投資等全部房地產置業需求的產品。除了為生活提供智能化外,還將為社區底商招募提供線上商家資源,
無獨有偶,方興地產與騰訊的牽手同樣主攻智慧社區。據透露,未來方興旗下社區將全方面融入騰訊旗下包括QQ、微信、游戲等網絡產品與技術。
“類似遠洋、方興等房企引入互聯網的思維,倒不是噱頭,確實是對產品升級為智能家居的考慮,但是效果如何值得商榷。”房地產評論員嚴躍進表示,很多時候雖然互聯網沒有成本,但也不代表就能夠帶來黏性客戶,目前房企應用互聯網其實還是在第一階段,即認為互聯網是一個技術,而沒有真正搭建平臺。
金融誘惑 互聯網金融給購房人小額貸款?
“銷售和產品升級還只是房企與互聯網合作的一部分。很多企業看中的是互聯網金融的利益。”史明告訴北青報記者,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通過與金融業結合,可獲得更暢通的融資渠道。在房地產利潤率面臨下滑的背景下,金融業相對較高的盈利能力也將成為房企業務的重要補充。因此,不少房企開始了對互聯網金融的布局。
不僅如此,對于購房人來說,互聯網金融參與到房地產交易中,使得付款方式更加靈活了。尤其是一些由開發商設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推出了針對購房的首付貸款、裝修貸款,甚至尾款貸款等。這些貸款利率相比銀行更低,貸款門檻也更低,方式也多種多樣。像遠洋與京東金融合作推出的分期付首付,并貼息買房,就是為了吸引既想炒股又想買房的購房人,讓他們的資金更加靈活,不會一口氣全被房子占用。
史明表示,在他看來,互聯網金融與房地產的合作實際上就是小額貸款,不論是首付貸還是裝修貸等,都是開發商為了刺激購房人買房而做的金融創新。
這種房企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在今年尤其明顯,已經有多家房企以并購、參股投資等方式進入金融領域。據不完全統計,50強房地產企業中,已經有接近50%的企業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資金投入超過200億。萬達、萬科、綠地、遠洋、保利地產等房企都將互聯網金融作為轉型或者業務的延伸方向。
綠地集團就在5月底成立了綠地金融服務信息有限公司,正式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據悉,綠地金融服務信息有限公司的目標是平臺交易量突破1000億,注冊用戶突破300萬,打通500個社區。無獨有偶,泛海控股也從去年至今,先后進軍證券、信托、保險、期貨等領域,并積極布局互聯網金融。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房企目前對互聯網的布局,無論是營銷還是產品升級,抑或是金融板塊,大部分都還處于平臺搭建初期,并沒有實質性項目落地,很難預判房地產與互聯網的合作能走多遠。但雙方合作的探索中,仍有許多針對購房人的利好推出,購房人可以在房企與互聯網的合作中,找到最有利的買房方案。文/本報記者 李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