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0日電(房產頻道 馬榕) 作別“彎腰就能撿錢”的黃金時代,越來越多房企轉型謀變,去年搶占銷售額排名第一寶座的綠地集團亦是如此。近年來,順應 “京津冀協同發展”、“產城一體化”、“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等政策導向,綠地正不斷推進從開發向服務運營的角色轉變,在產業地產戰略升級的探索中尋求新的增長點。
目前,這一探索已初具成效——作為北京地區“產城一體化”發展戰略的第一步,綠地在房山區打造了三盤聯動的“綠地智匯產業城”,并推出綠地全國首個企業服務平臺試點項目,正吸引著創業創新企業陸續入駐。而這一開創性的“房山模式”,也已成為樓宇經濟的典范被列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產業地產戰略升級 綠地開創“房山模式”
隨著綠地轉型城市運營商步伐的加速,產業地產也作為其戰略升級的主攻方向加以推進。早在2013年年底成立“產業發展中心”時,綠地便提出,要進一步整合集團智慧化辦公管理、產業運營方面的優勢資源,促進城市綜合體建設與區域產業發展。
位于北京西南門戶的房山區,正是綠地集團產業地產戰略升級、探索產城一體化的先行之地。
據了解,綠地2009年一進入房山區開發建設,便開始著手探索“產城一體化”的投資運營新模式,試圖為各地形成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格局發揮積極作用,綠地“房山模式”逐步應運而生。
到底何為“房山模式”?綠地京津產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概括稱,“房山模式”是指綠地集團在轉型城市運營商戰略下,通過創新“政企聯手”模式,對產業鏈上不同主體進行整合協調,貼近政府和市場的雙方需求,促進“產城一體化”發展的新模式。
事實上,房山區只是綠地北京地區“產城一體化”發展戰略的第一步。上述綠地京津產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這一模式將進一步向東部、北部擴展,形成綠地產業生態覆蓋圈,實現企業與區域經濟的共贏。”
打造企業服務平臺 房山版“中關村”雛形初現
值得關注的是,綠地打造的這一“房山模式”,已成為樓宇經濟的典范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業內人士看來,與以往政府主導的產業地產發展范式不同,綠地“房山模式”將政府、開發商、入駐企業、投資人相連通,形成四方共贏“綠地合伙人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多數產業園所面臨的招商難問題。

“相比其他區域的產業城,綠地房山項目租金便宜,而且有不少地方政策優惠,更重要的是這里可以匯聚很多新三板創業公司,而青創系正是主營新三板孵化、掛牌和投融資等業務。”在率先入駐的青創系(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李長雨看來,綠地房山項目在為企業辦公提供場地的同時,也為其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生態系統。
中新網房產頻道走訪時發現,綠地房山項目在軟、硬件設施方面均有不少創新之處。以綠地一站式政企服務大廳為例,針對入駐企業自身需求,設立了招商、政策、資金、物業四大服務窗口,有政府相關人員接受咨詢,入駐企業在項目即可辦理相關業務。
據綠地方面介紹,在房山政府支持下,未來“綠地智匯產業城”將迎來電子科技、廣告傳媒、IT信息等各類初創及中小企業積極進駐,產業城將從政策、配套、服務等多重角度對其進行扶持,著力打造國內又一創業共享發展基地——房山版“中關村”。(中新網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