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按訓練去實戰嗎?
張西成
海灣戰爭,美軍按訓練的步驟擬定作戰計劃,按訓練的節奏控制實戰進程,戰爭打得出奇的順利。參戰官兵驚嘆:戰爭進程與訓練過程相當吻合,戰爭結局與演習結果比“克隆”差不了多少。
無獨有偶。二戰時,德軍強渡莫塞爾河,在準備極其倉促之下,古德里安將演習文書當成作戰命令發出,改動的只是時間與地點而已;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前,曾在相似港灣里反復進行模擬訓練,事后許多親歷者如此評價:“跟平時的訓練比,打仗要容易得多!”
習主席強調指出,要按實戰要求去訓練,按訓練去實戰。前者是指,仗怎么打,兵就應該怎么練;后者則說,兵怎么練,仗就應該怎么打。顯然,實戰可以引領訓練,訓練同樣可以主導實戰,二者完全能夠達成良性互動。從歷史趨勢看,把訓練場當第一戰場,實戰當第二戰場,按訓練方案打仗,已成為世界強國軍隊的不二選項。
由此提出,對于已經搞了多年實戰化訓練,并且多有收獲的我軍來說,假若某一天戰爭真的來臨,我們敢不敢按平時訓練的那一套去打仗呢?對此,有人也許信心十足,但對于有的單位恐怕心里發虛。原因很簡單,他們組織的訓練實戰味不足,難度強度不大,真要按這種訓練去打仗,非吃大虧不可。
“軍人的主要任務從來就是對未來戰爭進行全面的準備,但時常由于種種原因,他們所準備的前瞻性不強,往往是過去了的戰爭。”循著機械化戰爭的“鼓點”,踏不準信息化戰爭的“律動”。我們有的訓練演習,還立足于打堂堂之陣,分前方與后方,這與現代戰爭特點大相徑庭。未來戰場上,傳統的人海戰術已讓位于精兵制勝,“塹壕里和辦公室里一樣不安全”已成為常態,幾點幾分進入和撤出戰斗已失去意義,必須賦予新的規定性。
但凡在戰場上有所建功的軍隊,無不高度重視在真情實地環境中的真演實練。而我們某些訓練演習,虛構的成分較多,對抗的本色不足,表演的痕跡明顯,功利思想嚴重。有時候,顧慮訓練安全甚于國防安全,探索人物對白寫法甚于實兵對抗戰法,重視考場打分甚于戰場打贏,鉆研考核規則甚于戰場法則。此等心態與做法,怎能指望其“按訓練去實戰”呢!
現代戰爭是打出來的,更是設計出來的,這是戰爭實踐留給我們的深刻印記。從某種意義上講,設計質量的高低,要靠訓練來驗證;把設計圖紙轉化為現實戰斗力,還得靠訓練來促動。作為連接理論與實戰的樞紐地帶和關鍵環節,軍事訓練如果上不去、搞不好,一切都是空話。
要想戰勝敵人,先得戰勝自我。鑒于當前訓練場上的種種頑疾,須來一次痛改前非的大掃除,進而讓“真、難、嚴、實”充盈于訓練場,讓如火如荼的訓練場結出新果、結出實果、結出碩果。如此才能走進“按訓練去實戰”的新境界,達成“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作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