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6日電(燕新臺)近日,賴當局教育部門負責人鄭英耀接連拋出極端言論,公開聲稱“反對,甚至禁止島內中小學乃至大學與大陸交流”。此言一出,再度引起臺灣教育界嘩然,島內輿論批其是“賴當局明確反對兩岸教育交流第一人”。有臺灣大學教師在臺灣《中國時報》撰文指出,鄭英耀此舉不僅呼應臺陸委會對大陸發出的“橙色旅游警戒”,更是把教育領域變成“臺獨”意識形態戰場。
臺灣“中評社”引述中國國民黨副發言人鄧凱勛的觀點指出,原本應屬于純粹學術與民間層次的教育交流,若遭到賴當局全面否定與打壓,不僅兩岸民眾的互信無從建立,更可能讓誤解、敵意逐漸擴大。據臺灣《聯合報》報道,中國國民黨民代陳玉珍直言,兩岸語言相通、文化相近,強制禁止臺灣學生與大陸交流是違背自然的行為。
臺灣《中國時報》署名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鄭英耀滿腦子都是“政治正確”。大陸和臺灣距離近,兩岸又同文同種、有共通語言,因此才會成為許多臺灣學生實習或短期交流的首選。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賴清德不久前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曾聲稱“希望兩岸能交流與合作,讓對抗轉化為對話”。然而話音未落,其任命的教育頭目就公然“唱反調”,公然給兩岸教育交流下“封殺令”,形同當眾被“打臉”。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批評,鄭英耀言行既違反臺灣地區現行憲制性規定與相關條例,也違反賴清德(所謂希望兩岸交流)政策,限制臺灣民眾行動自由,恐嚇島內學子不能赴大陸交流,已明顯不適任教育部門負責人,應該下臺負責。臺灣師范大學政治所教授曲兆祥也質疑,島內學生暑期赴境外游學交流本是受法規保障的基本權利,大陸為何要被排除在選擇之外?
面對島內輿論強烈反彈,臺陸委會出面解釋稱“沒有禁止兩岸學校交流(的計劃)”,鄭英耀也改口稱“承擔不起反對兩岸交流這頂帽子”。
對于民進黨當局阻撓禁限兩岸教育等交流,國臺辦曾指出,多行不義必自斃。正告賴清德當局,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愿望壓制不了、交流合作的大勢阻擋不了,恣意妄為、倒行逆施,必將自食惡果,付出慘痛代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