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嶺,綿延起伏,綠色屏障,美不勝收。深秋的柞水,風輕云淡,水碧天藍。
跨越亞洲第一座最長的雙洞高速公路隧道——終南山隧道,眼前群山重巒疊嶂,林海一覽無余,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記者從包茂高速營盤站駛出,一支煙功夫,便到了慕名已久的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這里,山上樹葉紅黃橙綠,絢麗多彩;河里流水清澈透亮,沁人心脾;路堤田間鳥鳴悅耳,花草惹眼;農莊庭院風格獨特,別致優雅……
這個簡約古樸的村莊,今年剛被柞水縣委、縣政府打造成國家級美麗鄉村,成為商洛唯一的“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古村新韻打造美麗鄉村名片
走進朱家灣,猶如天然去雕飾的村姑,一個古樸的自然村落令人耳目一新。沿途的土墻籬笆,石磨瓦罐,柴垛耕具,油燈線車,瞬間喚回了童年的記憶,她的古樸與大秦嶺的厚重融為一起,一座座民居在山水間熠熠生輝。
這個美麗的鄉村,是不久前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首批“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也是陜西省政府確定的全省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鄉村。
“美麗鄉村不能復制城鎮,更不能千村一面,防止規劃與建設‘兩張皮’。要打造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村’、‘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國家美麗鄉村’三張柞水名片。”在規劃與建設過程中,縣委書記陳璇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了建設獨具陜南特色的美麗鄉村,該縣聘請了浙江遠見設計公司,堅持依托景區,按照發展鄉村游的理念、模式和形態編制規劃。
朱家灣村在設計上,按照尊重自然美、體現差異美的原則,一戶一個設計圖紙,一個分區一個建設方案,一條山溝一個規劃版本,配套編制了溝域經濟開發、農家樂集群化發展、特色農產品開發等專項規劃。在建設形態上,實施了綠化、亮化工程,優化了空間布局。
體驗這個慢節奏的農莊生活,心曠神怡的感覺油然而生。鵝卵石鋪設的小道彎曲幽長,田間各異的花卉爭奇斗艷,松林的濤聲不絕于耳,樹上的小鳥跳躍鳴叫……一幅多姿多彩的鄉村畫卷定格在游客記憶深處。
與之并駕齊驅的是,石甕社區美麗鄉村正在火熱的建設之中。朱家灣充分體現了秦風楚韻的鄉土文化,既返璞歸真,又現代時尚。
而石甕社區則圍繞石頭做文章,將石洞、石坎、石墻、石炕、石甕、石桌、石凳、石碗等石頭元素融入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中,把“石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結合“禪意秘境”的形象定位,打造出禪意七景,編撰整理出感恩甕、長壽甕、風水甕等故事,彰顯地域特色。
下梁鎮林業干部王建華介紹說:“石甕社區將依托溶洞景區,挖掘禪意文化,規劃建設出一批人文景觀,傾力打造攝影基地、寫生基地和創作基地,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休閑度假鄉村。”
“建設美麗鄉村,要按照規劃引領、產業融合、經濟發展、農民富裕的思路,積極謀劃、實施項目建設,著力培育、打造典型業態,支撐美麗鄉村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縣長姚書祥對美麗鄉村做了精確解讀。
據了解,該縣計劃用3年時間將全縣65個村(社區)打造成不同層次的美麗鄉村,力爭到2017年,全縣建成20個不同類型的“秦嶺美麗鄉村”,2~3個“全國美麗鄉村”,10個鄉村旅游示范村。目前,已啟動建設了18個村(社區)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