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商鎮黑溝河村葡萄產業發展之路
本報通訊員 劉鎮源
8月的陽光照在丹鳳縣商鎮黑溝河村,給漫山遍野的葡萄園鍍上了一層金輝,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果農葉家滿笑道:“這果香,不僅是黑溝河村四季耕耘的饋贈,更是當地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的見證。”近年來,黑溝河村以葡萄產業為核心,通過實施人才引育行動、提升基礎設施、推動產業升級,讓小小的葡萄串起了富民增收的大鏈條,讓“黑溝河葡萄”成了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培育人才,為產業注入“新動能”
黑溝河村與葡萄的淵源要追溯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起初村民只是小規模地進行葡萄的種植,葡萄對很多村民來說還是個“稀罕物”。隨著時代的發展,丹鳳葡萄酒廠對葡萄有了需求,越來越多的村民也自發在自家地畔上種下了葡萄苗。
“葡萄苗是有了,可咱們村的葡萄長得總是沒有其他村的好,是不是咱們村不適合種葡萄?”面對群眾的疑問,村干部對其他地方的葡萄種植進行了調研,最終發現黑溝河葡萄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相應的技術。了解到了問題,村干部立即聯系專家來村里傳授葡萄種植技術,手把手教果農怎么種葡萄,怎么種好葡萄。一次又一次學習讓
葉軍海等“土專家”脫穎而出。
“軍海,為啥別人屋葡萄都上色了,我屋今年葡萄咋還沒動靜,是不是要用乙烯利催一下熟?”田間王春玲急切地問著葉軍海自家葡萄的問題。
葉軍海耐心地解釋道:“千萬別著急,現在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葡萄一旦用乙烯利噴灑過后立馬就會成熟,但是葡萄也會從藤蔓上脫落,這樣子的葡萄就吃不成了。你現在要給葡萄施葉面肥,這樣在它成熟過程中,葡萄會繼續吸收養分,放心你屋的葡萄今年肯定比其他人的更甜。”田間地頭,“土專家”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每一戶需要幫助的果農家中。
近年來,黑溝河村積極實施人才引育行動,投入120萬元建成了200平方米的多功能人才驛站,配備了現代化的培訓教室、實操基地和專家工作站,為人才培養和技術交流提供新陣地,同時建立了本村人才資源庫,挖掘出15名葡萄種植“土專家”“田秀才”,開展果樹修剪、產品營銷等實用技能培訓23期,培訓新型職業農民6名。此外,黑溝河村還積極構建了“1+N”技術幫帶新模式,一名技術能手帶領多名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及時解決了40多個技術難題,帶動200多戶村民實現增收,提高了農戶生產技能和村莊發展活力。
設施提升,為產業筑牢“硬支撐”“葉書記,咱這專家技術都有了,可是咱這基礎設施一直跟不上。到了旱季幾個月不下一滴雨,地里的莊稼都快干死了,更別說咱地里的葡萄了,看看咱村上能不能出資給咱修一條水渠出來。”“咱村子進城的那一段土路,大家進出村不方便不說,咱村人每次騎摩托去賣水果,水果在籃子里面磕碰,到了市場東西還沒有賣出去,因為磕碰就損耗了四分之一,你看這問題咱能給解決不?”
黑溝河村黨群服務中心時常有前來對村上的基礎設施提出改進意見的果農,這讓村黨支部書記葉召輝很是苦惱,大家提出的問題都是村經濟發展的“攔路虎”,村里也想解決好這些問題,可是每一個問題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單靠村上和鎮上的力量很難一次性將這些問題解決好。
“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自從2022年開始,咱們村完成了2.7公里通村主干道的拓寬改造,打通了600米歷史性瓶頸路段,新建錯車道3處,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同時也將原來的‘損耗路’變成了‘致富路’。”葉召輝激動地說,村里水利方面的問題也得到了縣上的高度重視,修復了磨丈溝水庫下游生態河堤200米,配套建設排水溝渠1.1公里,改造鱉蓋嶺水廠管網1處,提升了200多戶村民的飲水質量和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產業升級,讓葡萄變成“金串串”
在黑溝河村的葡萄藤下,總能聽見果農開心聊天的聲音:“咱今年的葡萄最起碼都是6塊錢1斤,每天早上都有上百戶帶著籃子去市上、縣上賣葡萄,這一個季節下來,每家每戶收入至少兩萬塊錢,這都多虧了咱們村的產業提質行動。”“是啊,在產業提質之前,咱們都種的是以前的老品種,產量比不上現在的品種,價格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葉召輝在一旁介紹,黑溝河村搞的產業提質行動,主要就是三方面的事。先是把規模擴起來,鎮上幫村上統一規劃了“五洼一梁”的產業分布,專門種葡萄、桃、櫻桃這3種招牌水果,把200畝老葡萄園進行了標準化改造,還新蓋了20個現代化的連棟大棚,配上滴灌系統和水肥一體化的設備,現在全村水果種了有2000畝;再就是把品質提上去,村上引進了“陽光玫瑰”“夏黑”等5個優良品種,對8萬株老葡萄進行了嫁接改良,建了個8.8畝的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這樣推廣新品種就有實際依據了;最后是創品牌,給黑溝河葡萄注冊了“櫻紅商山”“商山垂珠”商標,還拿到了綠色食品認證。村上還同步打造出“線上+線下”雙軌營銷網絡,深耕縣域消費市場,每畝葡萄要多賺5000塊錢。
果農陳陸軍自豪地說:“咱們黑溝河葡萄現在可是‘大品牌’了,就連省上領導來了都夸咱們村的葡萄在全省都是遙遙領先呢!”
從以前別人口中的“窮山溝”到如今遠近聞名的“致富村”,黑溝河村積極響應省市“大力發展鄉村特色優質產業、‘一村一品’壯大集體經濟的號召”,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現如今,黑溝河村已經成為全鎮唯一沒有外出人員務工的村,全村人用勤勞的雙手找到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