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王強張耀元)“富源路河邊石壩因去年汛期洪水沖刷嚴重,存在垮塌風險。”近日,商南縣富水鎮茶坊村三組組長陳邦林在“云端代表會客廳”數字平臺上反映問題,縣人大代表、茶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徐造勇第一時間線上響應,組織代表小組實地勘查研判,創新性地在“云端代表會客廳”發起村民倡議,巧用“以熱情值換公益金”的平臺機制,短時間內籌集資金1萬元,用于河堤石壩的修復加固。
線上聚民意、線下解民憂的模式,極大縮短了民意訴求從發現到響應的時間,讓代表履職更加及時精準,為解決基層實際問題按下了“快進鍵”。近年來,茶坊村人大代表活動小組精心搭建起“云端代表會客廳”,開辟出代表履職的新陣地,構建起“云端履職”與“線下服務”雙軌發力的創新模式,切實解決了村民和企業的諸多難題。
線上“接單”只是第一步,線下“跑腿”才是關鍵。今年年初,茶坊村五組、八組群眾找到徐造勇,反映村子前面的河道因上游企業排污,水體受到了污染。徐造勇立即聯合小組成員,上門與企業負責人溝通。企業負責人積極配合,迅速組織人員清洗河道,并在企業內部開展自查自糾。代表小組的及時介入使河水恢復了往日的清澈與暢通,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針對線上和線下反映的難題,茶坊村代表活動小組善于整合資源、協同發力,推動問題從辦結走向根治。小組成員不僅在內部緊密協作,還注重向上借力、橫向聯動,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某企業負責人反映多家茶企項目建設損毀了茶坊村六組排洪渠,導致洪水倒灌廠區、威脅公共安全,此時代表小組的協同聯動機制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一方面深入現場調研,與涉事茶企反復溝通協商,摸清問題癥結;另一方面,果斷向上借力,將建議提交給鎮人大主席團。經鎮主要領導協調,多次與相關部門對接,最終成功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新的排洪渠工程在今年汛期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徹底解決了洪水倒灌隱患,筑牢了區域防汛安全屏障。
“代表小組就是給鄉親們跑腿、解難題的。大事小情,能辦的立馬辦;難啃的骨頭,拼全力也要啃下來。看到河堤穩了、河道清了、排洪渠通了,群眾眉頭舒展了,咱這代表就當得值。”徐造勇道出了茶坊村代表小組的心聲。